种植技术

  • 樱桃萝卜褐腐病的防治
    2025-05-02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樱桃萝卜褐腐病是樱桃萝卜、象牙白萝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保护地露地均有发生。严重的病株率可达30%-40%,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该病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苗期发病:多从根颈部侵入,出现水渍状坏死小斑,后病部缢缩,灰白色或灰褐色,致萝卜苗由下向上萎蔫而死。生长中期染病:多从下部叶片的叶柄或叶缘开始显症,初形成水渍状坏死小斑,浅绿色,逐渐扩展成近圆形或半圆形坏死斑,灰褐色或暗褐色,边缘色浅。随病情扩展沿病部向外发展腐烂,最后造成叶片、叶柄全部腐烂,且在病组织表面产生灰褐色菌丝,...阅读详情
  • 辣椒立枯病的防治
    2025-06-02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幼茎或茎基部产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病部收缩细缢,茎叶萎垂枯死;稍大秧苗白天萎蔫,夜间恢复,当病斑绕茎一周时,秧苗逐渐枯死,但不呈猝倒状。除危害辣椒外,还危害番茄、茄子、马铃薯、黄瓜、菜豆、白菜、甘蓝、莴苣、洋葱和筒蒿等。【病因】病菌以菌丝体在土中或病残体中越冬。腐生性强,一般在土壤中可存活2-3年。病菌随雨水和灌溉水传播,也可由农具和粪肥等携带传播。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造成通风不良,温度过高易诱发本病。【防治方法】1、加强苗床管理,注意合理放风,防止苗床或育苗盘高温高...阅读详情
  • 辣椒茎基腐病的防治
    2025-06-02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本病多在幼苗定植后发生。茎基部发生暗褐色不规则病斑,向左右上下扩展,使茎基部皮层坏死,缢缩变细,地上部叶片萎蔫变黄,整株枯死。【病因】病菌以菌丝或菌核在土中越冬,腐生性强,能在土中存活2-3年,发育适温20-40℃,最高42℃,最低14-15℃,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直接侵入为害。苗床温暖潮湿,通风不畅,幼苗徒长,生长衰弱,均易引起病害发生。【防治方法】播种前,苗床要一次浇透底水,一般17-20厘米深,待水 渗下后,床上再铺上一层培养土,大约8-10厘米厚,用木条尺 刮平...阅读详情
  • 辣椒苗期灰霉病的防治
    2025-06-02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辣椒育苗期灰霉病,已经成为许多省市苗期毁灭性病害。发病重的地区或年份。秧苗成片死亡,严重的毁棚。典型症状是病苗色浅,幼茎、子叶和叶片发病处呈水浸状,子叶光端变黄,后扩展到着生子叶的幼茎,幼茎染病,病部缢缩灰白色,组织软化,表面生有大量灰色霉层,病部扩展绕茎一周时病苗折倒,其上端枝叶枯萎、腐烂或枯死。别于猝倒病。【病因】病菌以菌丝、菌核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或遗落在土壤中越冬,分生孢子随气流或农事操作传播蔓延。低温多湿的大棚易发病,病菌发育温限2~31℃,最适温度为23℃,...阅读详情
  • 芹菜立枯病的防治
    2025-06-02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芹菜、西洋芹在温室或塑料棚室育苗期间发生死苗,病苗根部或根颈部变为红褐色,严重时大量死苗,症状与枯萎病近似,不易区分,是芹菜上常见病害,有的棚室发生死苗,是镰刀菌引起的,多以丝核菌为主。【病因】Rhizoctoniasolanikühn称立枯丝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态为Thanatephoruscucumeris(Frank)Donk称瓜亡革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R.solani可分做十多个菌丝融合群,AG2—2引起根腐病,AG2&mdash...阅读详情
  • 芹菜黄萎病的防治
    2025-06-02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芹菜、西洋芹苗期染病后,表现生长缓慢,当气温达到20℃以上时,叶色由绿变为黄绿色,致幼苗萎蔫或枯死。成株染病在高温季节叶片无光泽,叶色变暗淡,严重时叶片失绿或脉间叶肉出现黄绿相间斑驳,剖开病茎维管束变褐或根及根颈部、叶柄变为红色,根系腐烂致整株枯死。【病因】病菌主要以厚垣孢子留在土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病菌从芹菜的幼嫩细根入侵后,致寄主皮层破裂或腐烂,该菌侵入后多寄生在根或根颈及叶柄维管束中,由于菌丝大量繁殖,致营养物质或水分向上运输受到妨碍。该病潜育期20天左右,土...阅读详情
  • 芹菜叶点霉叶斑病的防治
    2025-06-02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主要为害叶片。老叶染病多始于叶尖或叶缘,初现水渍状褪绿小斑点,后逐渐扩大成不规则形或半圆形大斑,中间灰白色,边缘青褐色,湿度大时病斑背面长出子实体,后期病斑上密集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严重的病斑连片,致叶片干枯,棚室为害较重,生产上有扩展之势。【病因】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翌年种植带病的种子可引致芹菜发病;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孢子萌发产生芽管直接从寄主表皮侵入。7~8月连阴雨多,降雨量集中且大的年份或栽植病苗发病重。【防治方法】...阅读详情
  • 莴苣叶缘坏死病的防治
    2025-06-02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莴苣叶缘坏死病又称细菌性斑点病、根腐病。主要为害叶片,多从结球时开始发生,叶缘或叶缘附近先发病,初为水浸状,后变干呈薄纸状,现褐色至黑褐色不规则的油浸状病斑,叶缘病斑宽约0.5~1.5厘米,叶片其他部分现红褐色斑点,有的数个病斑连片,渐软化,有的全株迅速干枯或落叶,一般仅结球叶发病,后扩展缓慢,该病影响发育,但不造成腐烂。有的在茎的中心有黑色至绿色硬腐组织,植株衰弱时沿底部叶片的叶脉扩展到根部,引起根腐。【病因】病原细菌在土壤中越冬,靠土壤或空气进行传播。气温低、湿度高...阅读详情
  • 莴苣软腐病的防治
    2025-05-12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莴苣软腐病又称水烂,主要为害结球莴苣肉质茎或根茎部。肉质茎染病,初生水浸状斑,深绿色不规则,后变褐色,迅速软化腐败。根茎部染病,根茎基部变为浅褐色,渐软化腐败,病情严重时可深入根髓部或结球内。【病因】病菌随病残体留在土中越冬,借雨水飞溅、水流及昆虫传播,从伤口侵入。气温27~30℃、多雨条件下易发病,连作田、低洼积水,闷热、湿度大发病重。【防治方法】(1)重病地区或重病田应与禾本科作物实行2~3年轮作,低洼田块应采用垅作或高畦栽培,严禁大水漫灌,病害流行期宜控制浇水。(...阅读详情
  • 莴苣穿孔病的防治
    2025-06-15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主要为害老叶片,先在外层叶片的基部产生褐色较密集小点,多达百余个,扩展后形成圆形至椭圆形或不大规则形病斑,大小4~5毫米,有的融合成大斑,病斑中央浅灰褐色,四周深褐色,稍凸起,叶背病斑边缘较宽,向四周呈弥散性浸蚀,后期叶斑经常发生环裂或脱落穿孔,有的为害叶脉和叶柄,病斑褐色梭形,略凹陷,后期病斑纵裂;发病早的外叶先枯死,后向内层叶片扩展,严重的整株叶片染病,致全株干枯而亡,病斑边缘产生粉红色的病原菌子实体。【病因】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病叶上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