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

  • 山药根腐病的防治
    2022-11-13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山药根腐病主要为害山药地下茎块,茎块受害首先出现水渍状小斑点或黄褐色坏死,逐渐发展成深褐色病斑,高温多雨季节病害发展迅速,发生茎块内部腐烂。【病因】有时病部表面产生白色至粉红色霉状物,发病植株叶色不正,叶脉附近褪绿或叶缘坏死,带菌块茎储藏时容易腐烂。7—8月时段,山药作物已分行,田间通风、透光条件降低,加之那段时间焦作地区雨量偏多,更适合病害的发生。【防治方法】首先,要预防为主。一注意轮作,山药要与玉米、小麦、萝卜、西瓜等作物3年轮作1次。常年栽培山药的老区...阅读详情
  • 山药褐色腐败病的防治
    2022-11-13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主要为害地下的块根,一般地上部植株不表现明显症状,或仅在后期显现叶片萎黄生育不良状。地下块根染病,病部不规则形,褐色湿腐状。后病部不断扩大,稍有腐烂后病部就变软。切开块根可见褐变的部分常较外部病部大且深。 致病菌为腐皮镰孢菌。分生孢子有两种,大型分生孢子纺锤形,稍弯曲,具3~5个隔膜。小型分生孢子单胞,椭圆形。厚垣孢子球形,褐色,顶生或间生,单胞或双胞。【病因】病菌以菌丝体,厚垣孢子在土壤、粪肥中或种子上越冬。带菌粪肥、种子和病土是主要初侵染源,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病菌...阅读详情
  • 山药褐斑病的防治
    2022-11-13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又叫灰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及茎蔓也可受害。开始在叶面上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褪绿黄斑,大小不等,边缘褐色,中部灰白色至灰褐色,病斑上出现针尖状小黑粒。【病因】真菌引起的病害。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靠风雨淋溅传播。温暖多湿,特别是在生长期间遇风雨频繁或山药架内封闭,通风、透光条件差,空气湿度大,易发病。【防治方法】(1)秋收后及时清洁田园,把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2)合理轮作。(3)发病初期喷施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700倍液、70%大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代森...阅读详情
  • 姜细菌性叶枯病的防治
    2022-11-13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主要为害叶和根茎。叶片发病,病斑多从叶尖向下发展,尤以沿叶缘扩展更为明显。病部初时淡褐色,透明,水渍状,后变为深褐色透明条斑,边缘清晰,病健界限分明。茎基部和根茎发病,病部水渍状黄褐色,逐渐失去光泽,姜从外部向内部软化,后腐烂仅剩下表皮,内部充满灰白色黏稠汁液,具明显硫化氢臭味,病茎、病根病部初时水渍状,淡黄褐色,后颜色加深并腐烂,致使病部以上叶片黄枯,早期脱落。 致病菌为油菜黄单胞杆菌姜致病变种。菌体短杆状,两端钝圆,多单生,具1~2根单极生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病...阅读详情
  • 姜炭疽病的防治
    2022-11-13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为害叶片。多先自叶尖,叶缘出现病斑,后向下、向内扩展。病斑初时为水渍状褐色斑点,扩展后病斑近圆形、棱形或不规则形,边缘黄褐色,中央灰白色,斑面云纹明显或不明显。湿度大时,病斑表面出现小黑点。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连合成斑块,叶片变褐干枯。如叶鞘先感病,严重时叶片下垂,但仍为绿色。 致病菌为胶孢炭疽菌和辣椒炭疽菌。前者分生孢子盘具周生刚毛,分生孢子长椭圆形,微弯或一端稍细,单胞,无色;后者分生孢子盘刚毛丰富,分生孢子镰刀形,单胞,无色。【病因】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在病部...阅读详情
  • 韭菜软腐病的防治
    2024-06-27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为害叶片及茎部。叶片、叶鞘初生灰白色半透明病斑,扩大后病部及茎基部软化腐烂,并渗出粘液,散发恶臭,严重时成片倒伏死亡,病田相当触目。【病因】病原细菌主要随病残物遗落土中或未腐熟堆肥中越冬。南方菜区,寄主作物到处可见,田间周年都有种植,侵染源多,病菌可辗转传播为害,无明显越冬期。在田间借雨水、灌溉水溅射及小昆虫活动传播蔓延,从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温暖多湿、降雨频繁的季节容易发病,植地连作或低洼积水或土质粘重的田块发病重。【防治方法】(1)种植细叶韭菜、大叶韭菜、阔叶韭菜、...阅读详情
  • 韭菜黄叶病的防治
    2024-06-27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韭菜发生黄叶病后心叶或外叶褪绿后叶尖开始变成茶褐色,后逐渐枯死,致叶尖枯黄变褐影响品质。【病因】1、微量元素缺乏。出现黄叶的韭菜一般都未底施或喷施铁、铜、锌等微量元素,因缺少此类元素而形成黄叶。2、偏施氮肥、氮磷钾比例失调。从而抑制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形成黄叶。3、过量施用含腐植酸的肥料,改变土壤理化性状,呈现酸化,不利于根系发育和生长,营养物质吸收转化不畅,叶片因营养不良而出现变黄。4、只注重施用化肥,忽略有机肥,土壤孔隙度降低,通透性差,根系呼吸不畅,导致营养不良...阅读详情
  • 蚕豆花叶病的防治
    2025-05-06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蚕豆花叶病全株发病,生产上因菜豆黄斑花叶病毒的株系不同,症状有差异。分花叶型和黄化型两种类型。花叶型病株明显矮小,叶片皱缩卷曲肥厚,叶肉黄绿相间呈花叶状斑驳;轻病株矮缩不明显,但顶端心叶多变黄或卷缩,重病株较健株明显矮小,不开花结实。黄化型植株矮小,叶片黄且薄,茎直立,一般不萎蔫,后期病叶易早落。【病因】在南方病毒在豆类作物上越冬或越夏,北方主要在越冬蔬菜或温室豆类植物上越冬,翌年主要由苜蓿蚜(Aphis medicaginis)传播,发病后有明显的发病中心。菜豆田或棚...阅读详情
  • 蚕豆染色病毒病的防治
    2025-05-06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表现为系统侵染,病株叶片有的呈轻花叶、斑驳、褪色斑或畸形,有的小叶正常无明显病变,苗期、开花期前染病的,结荚少或籽粒小,其典型症状是种皮呈坏死色斑,严重时外种皮上形成连续坏死带。苗期植株矮化,顶端枯死,病叶呈褪色花叶或畸形,减产40%~80%,花期后染病则影响小。【病因】蚕豆染色病毒主要由花粉和种子传病,种子带毒率一般低于10%,个别品系高达18%。在欧洲,传毒媒界昆虫主要是豆长吻象甲(Apionvorax)和豌豆叶象甲(Sitanalineatu),传毒率高达4%~1...阅读详情
  • 蚕豆茎疫病的防治
    2025-05-06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又称蚕豆细菌性茎枯病。初在蚕豆茎顶端生黑色短条斑或小斑块,稍凹陷,高温高湿条件下病斑迅速扩展向茎下方蔓延,长达15?20cm或达茎的2/3,病茎变黑,软化呈粘性或收缩成线状,后期叶片逐渐萎蔫,腐烂死亡。气候干燥或天旱,病情扩展缓慢,一直表现为不规则形至长圆形病斑。该病茎大部分变黑,上方叶片枯萎脱落,仅留下黑化的茎端。【病因】主要通过种子传播,从气孔或伤口侵入,经几天潜育即见发病。【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建立无病留种田,防止种子带菌传播。(2)发病初期, 喷洒7...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