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

  • 香菜晚疫病的防治
    2022-11-13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属真菌病害,幼苗、成株均可发病,可为害叶、茎、果,但以成株期的叶片和青果受害较重。叶片染病多从下部叶片开始,形成暗绿色水渍状边缘不明显的病斑,扩大后呈褐色,湿度大时,叶背病键交界处出现白霉,干燥时病部干枯,脆而易破。【病因】低温、潮湿是该病发生的主要条件,温度在18——22℃,相对湿度在95——100%时易流行。20——23℃时菌丝生长最快,借气流、雨水传播,偏氮,底肥不足,连阴雨,光照不足,通风不...阅读详情
  • 芦笋紫纹羽病的防治
    2022-11-13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和镰孢霉根腐病的病株相似。发病初期,地上部植株无明显的症状表现。根部发病2年后地上部植株表现为生长衰羽。干旱和气温较高时,中午及午后植株顶部幼嫩组织出现失水萎蔫现象。后期,茎叶变黄直至病株黄枯。地下根系外表有紫色菌丝和紫色小斑,病根中空只剩皮层。有时还可发现病根表面形成扁形的紫色小菌核。【病因】由担子菌亚门卷担子属紫纹羽菌(Helicobasidium mompa Tanaka)侵染发病。病菌生活在土壤中的病残根系内,是一种寄主广泛的病菌。病菌菌丝丛紫色,并可形成菌索和...阅读详情
  • 芦笋立枯病的防治
    2022-11-13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芦笋立枯病又称枯萎病,是土传病害。初见田内个别植株变黄萎蔫,病情扩展后全株枯死,嫩茎染病,拟叶和茎变褐色或纵裂,病株地下茎和根部可现褐色病斑,后期病部腐烂,产生白色至粉红色霉状物,幼笋染病,茎细小或无法出土。【病因】病菌为尖孢镰刀菌芦笋专化型,病菌以厚垣孢子在土壤中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经伤口侵入,为害茎部和根系,发病后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生产中土壤过湿易发病。【防治方法】⑴育苗地不宜连作,实行3~4年轮作。⑵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采用芦笋专...阅读详情
  • 芦笋根腐病的防治
    2022-11-13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主要为害茎基或根部,初发病部变褐色,皮层逐渐腐烂,仅残留表皮及维管束,表皮下有白色菌丝体,严重时小根全部烂掉,根部溃烂,植株黄化,矮小或凋萎死亡,一般不落叶,此区别于立枯病。【病因】病原是串珠镰孢真菌,种子发芽时分生孢子萌发,长出芽管,从伤口侵入幼根引起发病,防治方法同立枯病。【防治方法】⑴采用高畦或起垄栽培,不宜过密。⑵加强田管,雨后及时排水,降低土壤湿度。⑶及时拔除病笋,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菌源。⑷采用滴灌或膜下灌溉,严防大水漫灌。⑸发病初期用75%乙磷锰锌可湿性粉...阅读详情
  • 食用菌线虫病的防治
    2025-04-25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食用菌的线虫有多种,其中滑刃线虫以刺吸菌丝体造成菌丝衰败,垫刃线虫在培养料中较少,但在覆土层中较普遍。蘑菇受线虫侵害后,菌丝体变得稀疏,培养料下沉、变黑,发黏发臭,菌丝消失而不出菇,幼菇受害后萎缩死亡。【病因】香菇脱袋后在转色期间受害,得食用菌线虫病。菌筒产生退菌”现象,最后菌筒松散而报废。银耳受害后造成鼻涕状腐烂。线虫数量庞大,每克培养料的密度可达200条以上,其排泄物是多种腐生细菌的营养。这样使得被线虫为害过的基质腐烂,散发出一种腥臭味。由于虫体微小,肉...阅读详情
  • 芦笋菌核病的防治
    2025-04-25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幼茎多在靠近地面处发病,先褪色而后变褐,继而生出黑色鼠粪菌核。【病因】该病由真菌引起。【防治方法】①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段栽培。②清洁田园,割除病茎,浇毁或深埋。③田间覆盖地膜,控制氮肥,防止生长过旺。④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1:1:240波尔多液;50%代森铵的1000倍液每7~10天一次,连喷2~3次。...阅读详情
  • 芦笋嫩茎开裂的防治
    2025-04-25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嫩茎采收前发生皮层开裂,裂口长度及宽窄不一。【病因】嫩茎开裂一是土壤中水分供应不均衡,在久晴干旱后突降大雨或人工灌浇,嫩茎吸水后,肉质部薄壁细胞膨胀,表皮细胞不能相应膨胀而破裂;二是嫩笋生长伸长期突遇高温,也会使表皮开裂。【防治方法】预防开裂主要是采取适时浇灌,保持土壤相对稳定有含水量。高温时期,提前适当浇灌低土温。...阅读详情
  • 芦笋枯梢病的防治
    2025-04-25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在拟叶、分枝及茎秆上形成小斑点。潮湿条件下,病斑表面长出黑色霉状物。在嫩茎上形成的病斑顔色较浅。病拟叶提前早落,嫩梢枯死,潮湿时枯死嫩梢呈黑褐色腐烂症状。【病因】由半知菌亚门葱叶枯匐柄霉Stemphylium vesicarium侵染引起。分生孢子梗暗色,单生或丛生,短小,偶有分枝,梗顶端膨大,顶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卵形至长方圆形,大小为13-56微米×7-29微米。分生孢子均由多个细胞组成。在显微镜下观察分生孢子有横、竖隔膜3-4个。分隔处稍缢缩,中部隔膜...阅读详情
  • 蘑菇白腐病的防治
    2025-04-24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被害蘑菇最初在菌盖及菌柄的表面发生褐色瘤肿,后逐渐增多,并在病菇表面形成一层白色霉。受害严重的蘑菇开始长出就呈畸形,成为一个不定形的白色团块。有些病菇的菌柄极粗,菌盖畸形,最后病菇皱缩、软化,病部常有褐色的粘液流出,具恶臭。【病因】由半知菌亚门疣孢霉属有害疣孢霉(蘑菇腐病菌)侵染所致。病菌初侵染源主要来自覆盖的土壤。【防治方法】1、及时铲除病菇,将病菇及10厘米深处的培养料一起挖除,扔出床外。2、喷药保护,在菇长出之前用波尔多液(1比1比300)喷洒覆土表面,可以减轻发...阅读详情
  • 平菇绿霉的防治
    2025-04-24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平菇绿霉菌又叫平菇绿色木霉菌,是为害平菇最严重的病原菌之一,在平菇不同的生产阶段都遭受其危害,一旦发病,轻者减产,重者绝收,成为制约平菇生产发展的重要障碍。绿霉菌是食用菌栽培中的大敌,主要发生在没有发菌的菌块和未经彻底消毒的材料及尚未清除的死菇上,酸性和湿度较大的环境中容易孳生绿霉菌。其孢子在空中传播快,繁衍迅猛,如处理不及时,将损失惨重。【病因】绿霉是食用菌栽培中的主要病害,主要发生在没有发菌的菌块或未经彻底消毒的培养料上,酸性和湿度较大的环境中容易孳生绿霉菌。其孢子...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