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
-
在栽培管理过程中,要掌握不同品种的生物特征,了解菌丝体在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水分、温度、光照、酸碱度等环境的要求,接种后(10%-15%的接种量),在培养室内2―3天可观察到菌种块向外伸长菌丝,7―10天生长3―5厘米,20―30天长满袋,35―45天出菇,若达不到这个标准,原因是:(1)原料存放时间过长,酸性大,拌料后能闻到酸味。解决方法:配料时可多加一点生石灰,改变培养料的酸碱度。(2)培养料含水量高。平菇菌丝生长阶段适宜的培养料含水量是65%左右。可根据外界的气温不同而有所变化,气温高的季节应偏低些...阅读详情
-
一、草菇的特性:草菇为草腐菌,属高温高湿型的伞菌。孢子萌发温度以40℃为宜,菌丝生长以33―38℃为宜。空间湿度85―95%,培养原料一般为稻草、玉米秸秆,原料含水量75―85%,酸碱度:孢子萌发期pH7.4―7.5,菌丝体生长期pH7.8―8;子实体pH5―7。二、技术要点:①备料。沼渣出池后,堆放在地势较高地方,塑膜密封,以防害虫产卵,自然沥干,新鲜无霉烂稻草或玉米秆,扭成绳子样的草把,每个草把重约0.7公斤,栽培前一天用清水浸泡10小时,充分吸足水分。②播种时间。在山西晋中选择5月上中旬栽培。露天栽...阅读详情
-
在平菇的菌盖、菌柄出现的铁锈色或暗褐色斑点称为平菇锈斑病。此病是平菇子实体生长阶段容易发生的一种细菌性病害。引起该病发生的病原菌是一种自然界分布极广的假单孢杆菌。发病初期,病斑只有针尖状大小,色泽也浅,一般不影响商品价值。发病加重后,病斑迅速增大,色泽也不断加深,常以椭圆形或梭形出现,或相互连接形成不规则的大型斑块,在斑块周围伴有锈黄色变色区域。菇床严重感染此病时,子实体一片焦黄,导致浅色菇变成黄色菇,深色菇转为酱色菇。锈斑病轻度危害时,对子实体的生长发育虽有影响,但不构成威胁,危害加重后,不仅会造成子实...阅读详情
-
一、栽培原料配方栽培草菇的原料有稻草、谷秆、麦秸、杂草等,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用。推广的配方为:麦秸100公斤、麸皮5公斤、生石灰5公斤。二、培养料处理无论选用哪种原料,均应干燥无霉变,并在生产前暴晒2~3天。栽培前在温室附近挖一个池子,将麦秸和石灰按一层麦秸一层石灰交替在水池中铺好,铺草时要踩实,铺满池子后,用重物将草压住,将池子灌满水。让麦草浸泡24~48小时,捞出后沥去明水,喷洒占干料总量0.1%~0.2%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及0.1%的80%敌敌畏乳油水溶液,处理后麦秸的pH值为9~12。三、...阅读详情
-
一、草菇死菇原因1、菇房通风与保湿不协调。草菇是好气性真菌,需大量水分,通风过多易缺水死亡。通风不足易造成二氧化碳过多而缺氧死亡。2、菇房温度骤变。南方栽培草菇大部分用泡沫菇房,对恒温恒湿起重要作用。但若受台风袭击时没能及时关闭门窗,或遭冻害时没有及时加温,或遇持续高温时没能及早通风降温,或喷洒在地板上的井水过多,降温太快,小菇承受不了温度骤变而成批死掉。3、种质差及病虫为害。适龄的菌种因不能及时栽培而老化死掉。菌丝活力差,播后养分积累不足,出菇成活率也会很低。同时,感染杂菌或遭螨虫侵袭也会出现死菇。二、...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