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
-
黄背木耳在采收头批耳后,必将造成袋内的营养不足,至使2、3批耳产量明显下降。而当2、3批耳在开片的8-12天内,使用九二○,磷酸二氢钾,三十烷醇、尿素进行营养补充增产效果显著。具体方法是:每1000袋可用九二○溶液铵500倍液的比例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均加0.1%,三十烷醇按0.2%的比例配制,在晴天的下午最后一次喷水时喷施。要求均匀地喷施在耳片上,隔月再喷,连喷3次。以上营养肥不能混合。要交替使用,一般能增产20%以上。...阅读详情
-
(1)选择使用菌龄短,菌丝体生长浓密、无杂菌感染的菌种。接种时,用种量要大,一般一瓶栽培种接种6-10袋。菌种不要钩得过细,菌块越大越好,放菌种的部位,温度要在35`C以下,菌种要尽量放在袋肩部。(2)培养时,温度要保持在22`C以上,26`C以下。菌袋堆码时,袋口不要互相接触和与墙壁接触。加强通风换气,降低培养场所内的湿度。(3)出现杂菌感染的菌袋,要及时拣出,不等杂菌长满袋,或孢子长出袋口之前拣出来,以防止杂菌传播。拣出的污染袋,要及时处理,一是将污染物倒出来,拌入其他培养料内,重新装袋再利用,但使用...阅读详情
-
一、病害有各种霉菌和流耳病1.在生产过程中要全部使用洁净水;拌料时适当提高pH值,可加百分之2至3的生石灰。2.接种前要对接种箱或室、接种袋、菌种、接种工具、封口棉塞、消毒药品等,每立方米用甲醛10毫升和高锰酸钾5克或用保菇王每立方米3至4克熏蒸消毒。3.培养料装袋后要及时灭菌,常压灭菌100摄氏度开始计算,要维持8至12小时,以保证灭菌彻底。4.经常检查,发现感染的菌种和栽培袋及时剔除,同时要及时通风干燥。5.菌袋出耳期间发生小面积霉菌,可划开有杂霉部位的塑料袋在杂菌部位撒上菌绝杀粉或多菌灵溶液喷洒消毒...阅读详情
-
经有经验的种植户多年的实践,认为用鲜酒糟栽培黑木耳,在技术措施上一定要抓好以下五点。现介绍如下,供广大食用菌种植户参考。1做好预处理酒糟在事先一星期要摊在水泥地上或塑料薄膜上晒干,并不时翻动,边灭菌边使刺激性气味挥发掉。除杂后按干糟重量的4%左右拌入石灰粉降低酸度。2培养料配方酒糟木质素含量较低,配料时应添加木屑,以满足菌丝生长对木质素及通气的需要,其配方要求如下:①高梁或稻谷、小麦曲酒糟77%,米糠或麸皮5%,木屑15%;②大麦、碎米啤酒糟77%,木屑20%;③高梁、谷壳白酒糟77%,米糠或麸皮15%,...阅读详情
-
黑木耳是一种传统的著名食用菌,市场前景广阔。现将黑木耳在南方的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要选子实体片大、肉厚,腹面黑亮、背面灰色绒毛状,口感脆而不硬,适宜袋料栽培的品种。适合南方袋料栽培的品种有29、958、139、杂交22、沪耳3号、Au5等。2.栽培期确定黑木耳耐寒怕热,属中温型真菌。遇高温易流耳,是南方栽培黑木耳的一大难题。黑木耳子实体生长最适宜的日平均气温为15~20℃,在这一温度范围内子实体生长速度适中,每潮生长期40天左右,且产量高质量好。因此,南方适宜推广秋季栽培黑木耳。秋栽既可确...阅读详情
-
保证培养料水分培养料含水量应保持在60~65%,水分过少原种不能成活或成活率低,超过65%易感染杂菌,产生花脸菌或水底现象。保证灭菌时间原种培养料灭菌时间为在常压灭菌的条件下100℃保持8小时就可出锅,避免长时间闷锅。顶温接菌顶温接菌就是在培养料的温度降到30℃以下时就开始接菌,如温度低于15℃时接菌,原种成活率低或成活后生长速度慢。防止培养料变酸原种拌料以后要及时装瓶、及时灭菌,不要堆积发热使原料变酸后在装瓶。收秋前制备二级种一定要注意,由于此期温度高杂菌较多,培养料极易酸腐,制种时要当天拌料、当天装...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