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
-
旱半夏别名三叶半夏、三步跳、麻玉果,是常用中药材,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之功能。我国南北均有野生分布,近些年资源逐年减少,价格不断上升。因此,人工种植旱半夏前景十分看好。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种植地的选择。旱半夏喜温和湿润气候,块茎能在地里自然越冬,耐荫,生长适应性较强,在山坡、丘陵、平地均可栽培,也可在果园树林间套种或与玉米、油菜、小麦等高秆作物间作,以砂质土或红壤土种植最佳,重粘土、低洼积水地块不宜种植。二、种植时间及方法。旱半夏的播种期为冬季11月至春季5月。播前结合整地,每亩施厩肥或堆肥200...阅读详情
-
由于秋季雨水较多,半夏在此时易发生块茎腐烂病,此病一旦发生会在短时间内腐烂,轻者一周腐烂80%,重的地块,3~5天时间,半夏块茎全部烂掉,整个地块的土壤和空气中散发出腥臭的气味。辛苦种植的半夏收获时只能收些珠芽和部分小块茎,给半夏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此腐烂病是制约半夏生产的主要瓶颈之一。以下是块茎腐烂病的发病特征和防治措施。一、病状特征病菌侵染半夏块茎的初期,块茎的周边出现不规则的黑色斑点,此斑点向四周迅速扩展,3~4天后,众多的病菌斑点连在一起,继续向块茎内部侵染,此时,半夏根系开始萎缩,地上部的叶片逐渐...阅读详情
-
自1988年起,我们对沂蒙山区野生半夏品种资源进行了调查及人工栽培技术研究,在多年的调查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在野生条件下能白花授粉结实的半夏单株,这种半夏经人工驯化栽培,1个1.5g的半夏块茎1年可以结种40~50粒,从而解决了半夏自然结实率低、生产上五种可用的难题,为提高半夏繁殖率探索出了一条道路。1植物学特征该植株高10cm左右,成株叶片3裂,叶片卵圆型,小株叶为1卵圆形单叶,适宜在肥沃地块上生长。该单株自4月初出苗后即抽出花序,每一花穗可结种子13~20粒。以后每抽生出l片叶,即伴生1个花序。...阅读详情
-
(一)选地整地宜选土质疏松肥沃、保水保肥力较强、中性砂质壤土;也可在果园或玉米等高杆作物下进行间作。冬季翻耕土壤,使其风化熟化。开春平整土地,每公顷施入厩肥或堆肥30000千克、过磷酸钙750千克,然后整细耙平作宽1.3米的高畦,畦沟宽40厘米。(二)繁殖一般用块茎或珠芽繁殖为主,亦可种子繁殖,但种子发芽率低,生产周期长,很少采用。1.块茎繁殖秋季挖半夏时,选直径1~1.5厘米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小块茎作种用。用细沙土混拌,置于通风阴凉处,于当年冬季或翌年春季取出栽种。以春栽为好,秋冬栽种产量低。种前将块...阅读详情
-
旱半夏与水半夏同为半夏,两者主要是通过种块形状来区别。旱半夏块茎成球形或扁球形,直径0.5-4厘米,底部与下半部淡黄色,种茎的底部或侧部有占球径表面的三分之一或五分之一的“疤痕”。水半夏则因底部有一尖,形似犁头尖,所以水半夏又称“犁头尖”。旱半夏为“球”,水半夏为“锥”,形状很易区别。...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