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
-
(1)繁殖方法半夏以块茎繁殖和珠芽繁殖为主,亦可用种子繁殖。①块茎繁殖半夏栽培2年后,可于每年的6、8、10月倒苗后挖取地下块茎。选横径粗0.5厘米左右的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小块茎作种。种茎拌以半干半湿的细砂土,贮藏于通风阴凉处,于当年冬季或第二年春季取出栽种。以第二年春栽植为好。行距15厘米,开沟宽10厘米,深5厘米左右,每沟内交错排列两行,芽向上摆入沟内,栽后上面施一层混合肥土,然后盖土5厘米左右。每亩需种栽100千克左右。②珠芽繁殖半夏每个茎叶上长有1个珠芽,数量充足,且发芽可靠,成熟期早,是主要的...阅读详情
-
旱半夏最适合果林套种,因为它喜荫蔽环境,在高温季节阳光直射时植株容易发生倒苗(苗枯黄萎缩),导致块茎停止生长,而炎热的夏季果林叶茂,正是旱半夏植株生长旺盛期遮阳的天然保护伞,为块茎正常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每亩果林中套种旱半夏可收干品120公斤左右,其种植效益与套种常规农作物相比增加3-5倍。1.播种。春季3-5月份均可播种。结合翻耕每亩果林种植地施入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作底肥,在地上与树行并排开浅沟,沟距15-18厘米,沟宽6-8厘米,然后按株距10厘米左右在每条沟内排列块茎,块茎芽头向上,栽后盖土,...阅读详情
-
中药材旱半夏栽种后不久便进入冬管阶段,倘若越冬管理不善,将会直接影响其产量和质量。因此,加强其冬季管理很重要。笔者根据生产经验,认为旱半夏越冬期药农要做到以下四点:检查种茎:通常情况下,旱半夏块茎下种后半个月左右便开始生根出苗,有时因气温偏低会出现烂种现象,所以应及时检查种茎的生长情况。对迟迟未出苗的地方可用手或竹片、木棍等将土轻轻扒开,凡是没有出根或根须呈黄黑色的种茎为劣种,应挖出并及时补种。防渍抗旱:如果冬季出现连绵阴雨,土壤容易渍水缺氧,这不仅不利于旱半夏块茎在地下生根,而且会导致其得病腐烂。因此...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