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

  • 药用植物菊花锈病
    2022-11-10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和茎。初在叶片上现浅黄色小斑点,叶背对应处也生出小褪绿斑,后产生稍隆起的疱状物,疱状物破裂后,散出大量黄褐色粉状物,即病菌孢子。菊花染病后生长十分衰弱,不开花或大量落花。叶片上病斑多的,叶缘上卷。病原PucciniachrysanthemiRoze称菊柄锈和PucciniahorianaP.Henn称堀柄锈及PhakopsoraartemisiaeHirat.称篙层锈菌,均属担子菌亚门真菌。Pucciniachrysanthemi夏孢子堆褐色,多生于叶背,少数生在茎上,大小l一2mm;夏孢...阅读详情
  • 菊花常见病害的种类与防治
    2022-11-10
    菊花(DendranthemamorifoliumTzvel.)又名菊华、秋菊、九华、黄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栽培历史悠久,目前,已成为国际市场销售量最大的品种之一。但菊花在栽培过程中病害较多,如管理不善会严重影响其观赏价值。现对菊花几种常见病害与防治简介如下。1叶斑病1.1病原为Alternariachrysanthemi。1.2症状该病从植株的下部叶片发生。叶片上病斑散生,初为褪绿斑,而后变为褐色或黑色,病斑逐渐扩大成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状。严重时病斑连合成片,叶枯下垂,倒挂于茎上。1.3防治①扦插...阅读详情
  • 药用植物菊花霜霉病
    2022-11-10
    症状春季发病致幼苗弱或枯死,秋季染病整株枯死。主要为害叶片、嫩茎、花梗和花蕾。病叶褪绿,叶斑不规则,界限不清,初呈浅绿色,后变为黄褐色,病叶皱缩,叶背面菌丝较稀疏,初污白或黄白色,后变淡褐或深褐色。病原PeronosporaradiideBary称菊花霜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孢囊梗单生或丛生,由气孔伸出,大小225―412×7.8―11.8(μm),主梗是全长1/2―3/4,冠部呈3―7次叉状分枝,顶端呈2―3叉分枝,直角或锐角,顶枝长7.8―11.8μm,端细,基部稍粗,顶枝端钝圆,略膨大。孢子囊淡褐色...阅读详情
  • 药用植物菊花灰霉病
    2022-11-10
    症状灰霉菌侵染花器,产生水渍状褐色病斑,湿度大时,病部生浅灰黑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原BotrytiscinereaPers.称灰葡萄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形态特征、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见芦笋灰霉病。防治方法(1)栽植密度适宜,保持植株通风良好。(2)浇水时,避免直接喷洒到植株上,以减少病菌传播。(3)发病初期喷洒40%灭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保护花和芽,防止侵染蔓延。其他方法参见啤酒花灰霉病。...阅读详情
  • 药用植物菊花花叶病毒病
    2022-11-10
    症状菊花染病后抗病品种表现为轻型花叶或不显症,在感病品种上,可形成明显的花叶症状或坏死斑,严重的产生褐色枯斑。病原ChrysanthemumvirusB称菊花B病毒,属病毒。病毒粒体线条状,长690×12(μm),致死温度60一65℃,体外存活期1―6天,稀释限点100一1000倍,系统侵染的植物有菊、野菊、瓜叶菊、花环菊等。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菊花B病毒由汁液、扦插条传播,传毒煤介主要有桃蚜(Myzuspersicae)、马铃薯蚜(Macrosiphumeuphorbiae)及其他多种蚜虫进行非持久性传毒...阅读详情
  • 药菊花枯萎病的防治
    2022-11-10
    1.病原与传播。药菊花枯萎病的病原为尖镰孢菌菊花专化型,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主要以厚垣孢子在土中越冬,或进行较长时间的腐生生活。病菌发育适温为24~28℃,最高37℃,最低17℃。该病菌只为害菊花,若条件适宜,菊花染病2周即可死亡。潮湿或水渍田易发病,特别是雨后积水、高温阴雨、氮肥施用过多、土壤偏酸等条件下易发病。在田间,病菌主要通过灌溉水进行传播,或随病土借风吹往远处。2.症状。初发病时叶色变浅发黄,叶片萎蔫下垂,茎基部为浅褐色,横剖茎基部维管束变褐色,向上扩展枝条的维管束也逐渐变成淡褐色,向下扩展致根部...阅读详情
  • 药用植物菊花根癌病
    2022-11-10
    症状菊花根癌病主要发生在植株根颈处或侧根及枝干上,病部产生大小不等的肿瘤,初期肿瘤为灰褐色,表面光滑,质地不硬,后变为棕褐色,表皮粗糙或龟裂变硬,致地上部失绿或变黄,叶小且早落,病株生长缓慢或枯死。病原Agrobacteriumtumefaciens(E.F.SmithetTownsend)Conn.称癌肿野杆菌或根癌土壤杆菌,属细菌。细菌短杆状,单生或成对生长,大小1.2―3×0.4一0.8(μm),具1―5根周生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能形成荚膜,无芽孢;在肉汁胨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迅速,菌落白色,圆形,边...阅读详情
  • 药用植物菊花白绢病
    2022-11-10
    症状菊花白绢病在成株期主要为害根茎基部及茎部,引致根腐、茎基腐。茎基部和茎秆染病后,可致病部以上枯黄,叶片脱落。茎蔓病部长出白色疏松或线状菌丝体紧贴其上,后期在菌丝体上形成白色至褐色或黑褐色油菜籽状小菌核,小菌核散生或聚生病原SclerotiumrolfsiiSacc.称齐整小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菌丝白色绢丝状,呈扇状或放射状扩展,后集结成菌素或纠结成菌核。菌核似油菜籽状,初白色至黄白色,后变茶褐色,圆形,表面光滑,直径0.5―3mm。有性态常见的有Corticiumrolfsii(Sacc.)Cur...阅读详情
  • 瓜叶菊、一串红、菊花多元栽培
    2022-11-10
    江苏省新沂市是苏北花卉生产的大市,随着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每亩年产值4.5万元左右,经济效益近4万元;在栽培的过程中,我们探索总结推广了瓜叶菊、一串红、菊花多元高效栽培模式。茬口安排为:瓜叶菊于7月初育苗,10月厂旬装盆,春节前后上市,4月份上市结束;一串红分别于4月初、5月初、6月初播种或扦插繁殖,播栽1个月后即可上市,为缩短上市周期,可直接扦插于花盆中;菊花于6月初扦插育苗,10月1日前后上市。一、瓜叶菊栽培(1)播种育苗,一是直接种植,上盖遮阳网;另一种方法是播种于花盆内。具体方法...阅读详情
  • 切花菊的包装
    2022-11-10
    切花菊在运输距离较近或者运输较少的情况下,通常不需要包装就可以直接送到花卉市场,但是长距离运输,特别是跨国间切花出口,必须进行包装。切花菊在运输距离较近或者运输较少的情况下,通常不需要包装就可以直接送到花卉市场,但是长距离运输,特别是跨国间切花出口,必须进行包装。切花菊的包装遵从切花包装的一般原则:①保护产品免受机械伤害,尽力保证其完整无损或无擦伤。②允许热交换,不可完全封闭式包装。③及时排除田间热,设法降低呼吸强度。④包装箱要有足够强度,能经得起正常搬运和码堆。⑤包装箱上印有商标、说明或使用方法。常用的...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