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
-
菊花严重的病害是菊花叶斑病,该病从植株的下部叶片发生,叶片上病斑散生。初为退绿斑,而后变为褐色或黑色,病斑逐渐扩大成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状。直径2毫米至10毫米,逐渐扩大增多,从植株下面向上蔓延,严重时病斑联合成片,叶枯下垂,倒挂于茎上,影响整个植株。该病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株或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由风雨传播,气孔侵入。每年4月至10月为发病期,尤其5月至8月高温潮湿季节发病严重。所以平时应加强管理,浇水时忌喷溅浇灌弄湿下部叶片。栽植不要太密,加强通风透光。一旦发现病叶要及时除去销毁,并喷洒53%金雷...阅读详情
-
房山区林业局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工作路线,今年5月在东营苗圃引种饮用菊花“乳菏”30000株,面积20亩。经细心管护,到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乳菏”进入盛花期,目前已完成采收烘干,饮用菊花“乳菏”在房山区引种成功。通过生产实验、对比观察、指标测定、加工处理等研究,成功总结出了从种苗繁殖、栽植、肥水、病虫害防治到烘干贮存等一系列配套技术规程。“乳菏”为菊科植物,是通过远缘杂交与实生选种,从31个地被菊新品种中选出的最适合在北京地区的品种之一。通过引种、示范发现,“乳菏”生长适应性广,即可在平原大面积种植,...阅读详情
-
菊花黑斑病又名褐斑病、斑枯病。该病在菊花栽培地区都有发生,除危害菊花外,还可侵害野菊、甘菊、除虫菊等多种菊科植物。植株受害后,轻者叶片枯焦、脱落,严重者全株枯死。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及观赏。症状:该病主要危害植株的叶片。发病初期,感病叶面上产生褐色小点,病斑以后逐渐扩展成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色到黑褐色。病部与健部界限明显。发病后期,病斑上出现不太明显的细小黑点,为病原菌的性孢子器。发病严重时,病斑互相连接形成大斑块。最后,叶片变黑枯死,悬挂于茎干上。感病植株叶片自下部开始,顺次向上枯死。病原:病原为壳...阅读详情
-
菊花叶枯线虫病是菊花的重要病害之一。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的上海、南京、合肥、广州、长沙、昆明、浙江等地均有发生。主要危害菊花叶片,导致叶片变黄早落。该线虫除危害菊花外,还危害翠菊、金光菊、大丽菊、百日草等多种菊科植物,以及珠兰、百合、蒲包花、飞燕草、夹竹桃等花卉。症状:该线虫主要危害叶片,同时也能侵染花芽和花。一般植株下部叶片最先受害。受线虫侵染的叶片,侵入点处很快变褐。以后褐色斑逐渐扩大,受叶脉限制而形成多角形或不规则形褐色病斑。最后,叶片卷缩,凋萎下垂,造成大量落叶。花器受侵染后,花不发育,即使开花,...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