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拥挤、下痢、营养不良及感冒是造成仔猪出生前几天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如何预防仔猪感冒是最为关键的,初生仔猪的抗寒能力较弱温度要求为35℃,因而哺乳猪舍的温度应尽可能保持在27℃,一周后逐渐下降至21℃。红外线灯或其它形式的热源可用于仔猪的保温。如猪舍的保温性能较为完善,仔猪达7―10日龄即可停止保温。初生仔猪管理最重要的是保持垫料干燥,提供合适的温度。其次要细心观察仔猪的行为,并以最低的成本为仔猪提供舒适的环境。...阅读详情
-
1.酸化仔猪早期断奶后,由于乳酸来源中断,而胃酸分泌仍较少,严重影响消化。应对断奶仔猪饲料进行酸化处理。可在仔猪饮用水或饲料中添加1%~3%的柠檬酸或乳酸,使饲料的PH值降到5;也可在饲料中加入0.3%的胃蛋白酶制剂促进消化。2.发酵取小苏打、甜酒曲、海硝粉、辣蓼各50克,六一散3袋,茶叶5克,贯众、山药、茯苓、陈皮各250克葡萄糖500克。分别研末混匀,再加入5个鸡蛋清、6公斤细米糠拌匀,加水调和至手握紧能成团、松手即散(含水量65%左右)时,装入桶或缸等容器中压紧发酵。温度应控制在35℃~40℃。冬天...阅读详情
-
猪是恒温动物。对环境温度非常敏感。要有防寒保暖措施。生理特点怕低温。新生乳猪的组织器官和机能都尚处于未成熟状态;体温调节功能不健全,体内约含水分80%以上;脂肪含量仅有1-2%,且多为结缔组织,皮下脂肪层很薄;被毛稀少而短无绒毛;体内能量贮备不多,能量代谢激素调节机理功能不全;体型虽小,单位体重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这时如处于低温环境中体温散失较快,体温迅速降低,耳及四肢冰凉,往往诱发低血糖病,造成大批死亡。环境应激不耐寒。乳猪出生刚离开母体时,所处环境就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从水生(母体羊水)到陆生;从依靠...阅读详情
-
疥癣病俗称疥疤,是一种慢性皮肤寄生虫病。虫体从卵到成虫的整个发育期约10天左右,生长期较长。此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接触传染,病猪的皮肤、周围的环境均隐藏有虫体,反复性比较强。因此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控制住病情的发展。现就一例哺乳仔猪疥癣病进行如下报道:1发病情况2004年9月18日,唐山某镇一养猪户1窝30日龄的12头哺乳仔猪先后出现皮肤干裂、体格消瘦等病态症状,当地兽医诊断为湿疹性皮炎,同时使用青链霉素等药物治疗无效,个别猪症状加剧,9月22日死亡2头。后经笔者诊断为疥癣病,立即采取综合治疗方案,其余...阅读详情
-
副嗜血杆菌、链球菌的感染途径很多,新的发现表明伤口感染是疾病发生的重要途径,目前集约化饲养,猪群密度大、环境相对较差,加上消毒不严格,环境中的病原甚多,无疑加重了猪只感染的压力。目前来说猪场预防副嗜血杆菌、链球菌仅是依靠疫苗和抗生素保健预防,可能会忽视产房仔猪的管理,特别是仔猪伤口的处理,效果不是太理想,因为副嗜血杆菌和链球菌的血清型比较多,疫苗免疫往往很难对上型号,所以效果会比较差。同时,抗生素保健也因为细菌极易产生耐药性以及剂量和疗程不足,效果不是太好。因此加强产房管理,注重伤口处理对疾病的控制显得比...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