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2006年5月底开始,我国多个省份发生了传播迅速、死亡率高、治愈率低的猪无名高热综合症。大部分发病猪场患猪发病率在50%以上,死亡率高达50%-90%,其中主要以中大猪为主。该病临床上较难控制,治疗效果不理想,给猪场和养猪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恐慌,一些猪场因此而倒闭,使养猪行业受到重创。目前关于该疫情病因仍是众说纷纭,归纳起来有两大类六种学说。第一是疾病类:分别为猪瘟学说、流感学说、蓝耳病学说、新病原学说;第二是非疾病类:包括霉菌毒素学说以及气候异常学说。专业人士认为该疫情病原较复杂:与猪瘟病毒、圆...阅读详情
-
一般来说,适龄公猪每天配种的次数最多不能超过2次。但在配种高峰季节,由于发情母猪数量多,公猪相对较少,自然交配的公猪每日配种次数多达4~6次;或在实行人工授精时,采精次数频繁等,这样容易导致公猪发生配种过度症。患猪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或废绝,身体逐渐消瘦、虚弱、步态不稳,体温下降(36.5~37.5℃),耳、鼻端、四肢俱凉,严重者卧地不起,反应迟钝,或在配种后即刻倒地,过一段时间才缓慢苏醒。针对此症,采用中草药治疗,效果十分显著。药方:当归30~50克,升麻、侧柏叶、白茅根各20~30克,黄芪、车前子...阅读详情
-
1母猪产后不带仔1.1病因与症状笔者提到的这种情况特指母猪奶水充足.但精神亢进,不给新生乳猪喂奶、趴着睡或乳猪接触到乳房,母猪便站立起来,甚至撕咬、踏踩乳猪,此种情况多见于无带仔经验的头胎母猪。1.2防治措施接产过程中,饲养员应按摩母猪乳头.为母猪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以减轻母猪的紧张和恐惧感。若母猪母性差.应先剪平乳猪犬齿,以防止咬痛母猪乳头.减少哺乳应激。生产中采取以下方法可让母猪顺利带仔。1.2.1将母猪轻慢地赶到同舍区母性好的哺乳猪旁,让其通过嗅觉、听觉、视觉熟悉哺乳和乳猪,建立“后效行为”把接产毛...阅读详情
-
控制人-猪重症链球菌感染的主要措施为控制生猪疫情,没有生猪疫情就没有人间感染;禁宰病、死猪,加强屠夫等人的个人防护等也是非常必要的。健康教育:通过宣传教育使生猪宰杀和加工人员认识到接触病、死猪的危害,并要求其做好自身防护;提高养猪户、屠夫等识别猪病和病猪肉的能力。要求养猪户主动报告病猪疫情,死猪应就地深埋或焚烧,禁止抛入河、沟、塘等水体。群众不要购买及食用病、死猪肉。免疫接种:目前尚无人用链球菌菌苗。在猪病流行高峰前,接种猪链球菌菌苗。要根据当地猪病流行的主要菌株,选择针对性菌苗,由兽医部门统一接种,确保...阅读详情
-
随着畜牧业微利时代的到来,单纯饲养一种畜禽往往因市场、成本等多种原因而得不到良好的效益。猪鸡高效循环饲养技术是一项特别适合农村养殖户的实用技术,现介绍如下:用乳酸法发酵鸡粪喂猪。用鸡粪喂猪,有许多方法,如晒干法、鲜喂法、常规发酵法等,但最好使用乳酸发酵鸡粪。因为使用该法可以使鸡粪变成质优、适口性好的猪饲料。其发酵方法是:先将鸡粪晒至七成干,然后在每百公斤鸡粪中掺于适量乳酸菌和10公斤麦麸或米糠,装入无毒塑料袋等容器内进行密封发酵10天左右,以能闻到酒香味即可。喂猪最好不要在饲料中掺入的比例超过40%,母猪...阅读详情
-
近年来,随着国内各地规模化养猪的快速发展及良种猪的普及,致使养猪的经济效益有了明显提高,但随之而来的猪的各种营养性物质缺乏症也逐年开始增多。尤其是在哺乳仔猪中,最常见的营养性物质缺乏症就是缺铁性贫血症。该病可导致仔猪食欲减退,体弱,被毛、皮肤粗糙,粘膜苍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其年死亡率约占仔猪总死亡率的5%左右,因此,进一步了解该病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对于进一步提高农户养猪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生产意义。一、仔猪贫血症的成因1.新生仔猪体内铁的贮存量降低。新生仔猪非脂肪性组织含铁量约29ppm,显著低于其它动...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