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新生仔猪消化能力差,抵抗力弱,易发生下痢。为控制仔猪下痢,必须摸清和掌握仔猪下痢的发病规律和其易发的三个阶段。仔猪下痢的发病规律在仔猪初生关和断奶关,遭受3次大的下痢侵害第1次下痢多为仔猪黄痢期,常发生在仔猪新生后的3日龄前,即早发性大肠杆菌下痢。发病和死亡率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严寒的冬季和早春发病较多。临床上以拉黄色稀粪为主要病症,多是由于圈舍污染,消毒不彻底,阴冷潮湿,气候剧变,受寒冷和吃初乳不足所致。为此必须及早吃上初乳,从初乳中获得母源性抗体。第2次下痢为仔猪易发白痢期,2-4周龄时暴发,尤...阅读详情
-
前几天一位老者过来说,他的猪半夜突然死亡。死前这头仔猪一直精神不好,时常昏睡,夜里突然围着猪圈转圈,过一会瘫卧在地,空嚼,过一会死亡。死后口鼻有少量血沫流出,无喘气症状。由此,断定为急性脑炎型链球菌,因此让他密切注意其他仔猪的症状表现,做好保健工作,必要时接种链球菌疫苗,以防整体发病。链球菌可通过血液,口,鼻等传播,有时猪群咬架时也易感染。此病菌的潜伏期一般为1到3日,有时可达到6日以上。链球菌病有有几种类型:脑炎型、急性败血型、关节炎型、慢性淋巴脓肿型,其中脑炎型和败血型死亡率较高,而关节炎和脑炎型又常...阅读详情
-
猪场常见的急性败血性疫病有: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猪链球菌病等,尤以猪瘟、猪丹毒更普遍。当猪群中发生这类疫病时,我们应该怎样及时准确地做出诊断呢?1.首先要考虑是否有猪瘟,如发现传播快,发病率及死亡率高,大小猪都病,剖检脾不肿大,边缘有紫黑色梗死灶,肾不肿大,表面布满针尖大小出血点,贫血苍白,淋巴结水肿,切面呈典型大理石外观或大肠黏膜上有扣状肿即为猪瘟的可能性最大。败血型猪丹毒容易与猪瘟混淆,但它在猪群中传染较慢,发病率不高,病程较短,剖检脾肿大,肾呈“大红肾“状,淋巴结切面为均一出血肿大砖红...阅读详情
-
目前农村养猪量减少,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一条就是养猪的经济效益不高,有的甚至亏本。我在农村从事农技推广40多年,对养猪上有些体会,提出来供广大养猪户:一、养猪要养良种猪。良种猪就是一代杂交猪,用长白或大约克夏公猪与当地母猪或苏太猪母猪进行杂交所产生的仔猪,生命力强、吃料广、生长快、瘦肉多。二、养猪要喂配合饲料。25公斤以下的仔猪以喂正大551A乳猪料为好,25公斤以上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进行配制多种原料的全价饲料,营养全,不浪费。三、养猪要精青饲料相结合。养猪不能单一喂精料,单一精料营养不全,成本高...阅读详情
-
出生仔猪特点是生长发育快,消化器官不完善,体温调节机能发育不全,怕冷和缺乏先天免疫力,容易得病。在生产实践中存在仔猪难养,成活率低或幼猪增重缓慢等问题。所以要提高仔猪成活率,达到全活全壮应做到以下几点:一、吃好初乳。仔猪出生后,应给以人工扶助,让仔猪尽早吃到初乳,最晚不超过2小时,并且应保证仔猪获得充足的母乳,以增强体力,促使仔猪健壮发育。二、保温、防冻、防压。做好护理,保温、防冻、防压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根本保证。仔猪适宜的温度一般是出生后1-3天是30-32℃,4-7日龄是28-30℃,15-30日龄是...阅读详情
-
一、母猪饲养1.分段饲养法:将母猪饲料分为泌乳前期、泌乳后期、配种期、配种后期和怀孕期五个阶段的五种饲料配方。在泌乳期母猪的背膘可减少30%,因其怀孕和泌乳期消耗大量体内储备营养所致。这期间饲料配方中要增加脂肪、蛋白质和矿物质。断奶后每天增加能量饲料1.26兆焦耳,可使窝均仔猪数提高1头。2.合作母猪场:这种猪场一般有1200~1600头母猪,有八个股东,每个股东接受母猪1周内的全部断奶仔猪,在保育舍内饲养1周后出场,再接下周内的全部断奶仔猪。这种场是全进全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取代过去不问断出场的方式,有...阅读详情
-
公猪繁殖障碍大致有三种情况:性欲减退或丧失;有性欲,但不爬跨母畜,不能交配;有性欲,但精子异常,无受精能力。性欲减退或丧失表现为不愿接近或爬跨发情母猪。其原因多见为: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不良,激素分泌异常,营养失调。调教方法不当,饲养环境不佳也可引起。防治:(1)在选购种猪时应认真挑选,睾丸大小不一,或睾丸发育不良等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不良者应予淘汰。(2)因激素分泌异常的种猪主要为雄性激素分泌减少,在维持猪体健康的同时,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80mg,或用孕马血清100mg,或用丙酸睾丸酮80mg,三药任选一种...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