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夏季天气酷热,猪为了抗热,极易掉膘,生长滞慢,甚至中暑死亡。所以,盛夏养猪须加强防暑降温,确保生猪安全越夏,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现向大家介绍防暑降温八措施。一、遮荫冲洗降温。农村养猪大都是开放式猪舍,应在舍前搭一临时凉棚遮荫,防止阳光直射。也可在舍围搭棚,或栽种葡萄、南瓜等藤蔓类植物,让其藤蔓爬满凉棚遮荫。还可用清凉水冲洗圈内地面墙壁降温,有自来水条件的接水管,每天冲洗几次,没有自来水的用盆盛水冲地,以降低舍温。二、调整日粮结构。盛夏时期,日粮中的能量饲料应相对减少,可增加青绿饲料。平时能量饲料为日粮的50...阅读详情
-
猪细小病毒病猪细小病毒病可引起猪的繁殖障碍,故又称猪繁殖障碍病。其特征为受感染的母猪,特别是初产母猪产出死胎、畸形胎和木乃伊胎,而母猪本身无明显症状。其病原体为细小病毒科的猪细小病毒。本病毒对热、消毒药和酸碱的抵抗力均很强。1、流行特点:猪是唯一已知的易感动物,病猪和带病毒猪是主要传染源。急性感染猪的排泄物和分泌物中含有较多的病毒,子宫内感染的胎儿至少出生后9周仍可带毒排毒,一般经口、鼻和交配感染,出生前经胎盘感染。由于本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可在被污染的猪舍内生存数月之久,容易造成长期连续传播。猪...阅读详情
-
这里所说的死胎,是指母猪分娩时发生死亡的正常个体胎儿--白胎。不包括妊娠前中期形成的木乃伊和黑胎,母猪产死胎(白胎)的主要原因是母猪在分娩过程中产程太长。母猪的正常产程(从第1头仔猪开始产出到整个胎衣全部排出的过程)为2.5-3小时,产仔时间超过3小时均视为产程延长,产程延长会导致仔猪出生时发生死亡。因为母猪在分娩时由于胎盘收缩,血流不畅,造成部分仔猪胎盘脱落,脐带中断,断脐仔猪必须在5-10分钟内产出,如果母猪因各种因素造成产程延长,断脐仔猪迟迟未产出,则仔猪会因缺氧而死,据有关资料统计,母猪产程延长造...阅读详情
-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肠道疾病。此病多发生在冬末春初,传播很快,在同一疫区,所有猪都可传染到2-3周龄以下的仔猪会出现大批死亡,5周龄以上的猪发病后死亡率很低。症状:哺乳仔猪发病突然,下痢呈黄色水样,有时泻出含凝乳块的白色稀粪,呕吐、迅速脱水,很快消瘦,有严重口渴感,食欲减退或废绝。死亡率随着日龄的增大而降低。生长期的猪和母猪症状轻重不一,通常只限于厌食和腹泻一至数天,个别猪呕吐腹围增大。有的患病母猪体温升高,无乳、厌食和腹泻。治疗: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首先对患猪...阅读详情
-
避免乱用全价饲料。猪的不同生长阶段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不同,饲料的内在品质也就不同,应按说明使用。仔猪料只能用于仔猪,而不能用于育肥猪,否则造成营养浪费或营养缺乏。避免喂料过量。全价饲料适口性好,养分浓度高,因此饲喂全价饲料要经过一周的过渡后再喂标准喂量,每日喂量要固定,喂量过多易引起消化不良或腹泻。存放不宜过久。全价饲料能量和蛋白质较高,极易霉变,饲料中的维生素也会因存放时间过长而降低效价。养殖户购买全价饲料一次不宜超过2周的喂量,应存放在干燥、阴凉的避光处。避免加热。全价饲料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其它营...阅读详情
-
病原:本病病原为C型产气荚膜梭菌,又称C型产气荚膜梭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如土壤、饲料、污水、粪便及肠道中。其繁殖体抵抗力不强,一旦形成芽孢,对加热、干燥和消毒药的抵抗力增强。流行特点:C型产气荚膜梭菌常存在于母猪的肠道中,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地面、垫草、用具等周围环境。初生仔猪生后接触污染的母猪体表和乳头等,细菌芽孢通过消化道而感染发病。7日龄以内的初生仔猪易感,尤其是3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更高。本病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任何品种的猪均可发病。临床症状:仔猪梭菌性肠炎在仔猪出生后数小时至1-2天发病,发病...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