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预防:母猪产仔后,给其灌服0.02%高锰酸钾溶液50毫升,仔猪每头5毫升,每日1次,连用3天。治疗。每头仔猪灌服0.04%高锰酸钾溶液10毫升,10日龄以上的服20毫升,每日2次,连用3―4天。如果治疗3―4天才好转,可继续使用至5―7天即可痊愈。该法无耐药性,预防和治疗效果都很好,广大养殖户朋友不防一试。...阅读详情
-
新生仔猪低血糖症(hypoglycemiaofthenewbornpiglet)是生后仔猪血糖急剧下降的一回种代谢性疾病。主要发生在春季,多发于出生后1~4天的仔猪,常是整窝或几窝的大部或一部分仔猪发病,发病快,自然死亡率高。其特征是血糖含量比同龄健康仔猪低得多。一、病因患病仔猪在胎儿期发育生长不良,代谢吸收机能不好,缺乏将非糖物质转变为糖原的能力,这是发病先天内在因素。出生后母乳少或无乳,仔猪孱弱吃乳能力很弱或不能吃乳。机体能量代谢需要不断消耗血糖,当血糖浓度急剧下降至50mg/100ml就会发病。环境...阅读详情
-
病原本病病原为坏死杆菌,革兰氏染色呈阴性。菌体具有多形性,小者呈球杆状,大者呈长丝状。无荚膜、鞭毛、芽孢及运动性。常用的消毒药如3%-5%来苏儿、1%高锰酸钾、5%氢氧化钠、10%福尔马林等均可杀灭本菌。流行特点坏死杆菌可以感染多种动物和家禽,病原菌在多种动物消化道内共生,经受伤或叮咬的皮肤感染。本病呈散发或地方流行性,多发于多雨、潮湿及炎热季节。卫生条件不好、营养不良等因素可促进本病的发生。临床症状根据病变所在的部位可以分为坏死性皮炎、坏死性口炎、坏死性鼻炎和坏死性肠炎。1.坏死性皮炎在仔猪和架子猪常见...阅读详情
-
夏季气温高,猪常热得呼呼喘气。有些饲养户担心猪会热出毛病,便往猪身上泼冷水,想以此降温,使猪感到舒服一些,殊不知这样做是有害无益的。猪热喘气是因为其排汗不畅,体内热量一时散发不出去造成的。如果这时候给猪泼冷水,由于受到强烈的冷刺激,猪全身的汗孔急剧收缩,体内热量散发受阻,体温反而骤然上升,轻则使猪高烧、肺部发炎,重则导致猪死亡。因此,盛夏一定不要采用往猪身上泼冷水的方法给猪降温。如果天气炎热,确实需要给猪降温祛暑,可把猪赶到通风阴凉处,然后往地上(最好是干净的水泥地面)泼些冷水,让猪在上面静卧休息,也可以...阅读详情
-
1、22日龄至断奶仔猪饲养管理:小猪适应环境的能力随日龄增加而增加,到21日龄已经开始采食饲料,而且生长极快,饲料利用率高,增重快,所以饲养人员必须在这个时期尽量减少小猪的应激,使小猪达到最好生长效果。要达到最好的生长效果,方法之一就是尽早教小猪上槽吃料。一般情况下,母猪的产奶量在3~4周为其最高峰,以后奶量就渐渐减少,但小猪在这个阶段是生长最快的时候,而且很需要获得饲料补充。小猪在1~2周龄就需开始补充乳猪料(教槽),将少许乳猪料放在母猪吃不到的角落,或者将乳猪料放进饲槽里,任小猪自由采食。乳猪料可以自...阅读详情
-
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引起的繁殖障碍病之一。主要特点是感染母猪,特别是初产母猪产出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弱仔猪,母猪无明显其他症状。病毒对热、脂溶剂及胰蛋白酶有很强的抵抗力,0.5%漂白粉、2%的火碱溶液5分钟可杀死病毒。1.诊断要点:流行特点:猪细小病毒主要引起猪的繁殖障碍,主要发生于初产母猪,可水平和垂直传播,特别是购入带毒猪后,可引起暴发;本病具有很高的易感性,病毒一旦传入健康猪群,3个月内可导致猪群100%感染,并保持较长时间的血清学反应阳性。临诊症状:猪场内同一时期有多头母猪(特别是第一胎...阅读详情
-
猪蓝耳病又称猪的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动脉炎病毒科中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由国外传入我国,严重影响养猪业的传染病,以繁殖障碍、呼吸困难、耳朵蓝紫、并发其他传染病为主要特征。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因此,做好本病的预防十分必要。1、流行特点:猪蓝耳病在通常情况下没有明显的季节性。该病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患病猪和带毒猪可向空气排毒,污染周围环境,如果消毒措施不到位,病毒可在猪舍内长期存在。气候骤变、猪只引进等往往成为引发本病的诱因。2、临床特征:①母猪:发热、厌食,沉郁、昏睡,不同程度呼...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