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仔猪气喘病也叫猪支原体肺炎、猪地方流行性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所引起仔猪的一种接触性、慢性呼吸道病。本病的特征为:咳嗽、气喘、呼吸困难,肺有融合性支气管肺炎病变。一、流行病学特点。本病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寒冷的冬春季多发。在自然病例中只见于猪,其他家畜、动物和人未见感染。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均有易感性,而以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最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也高,其次为怀孕后期母猪和哺乳母猪。育肥猪和成年猪发病率低,病情也较轻。成年猪为慢性或隐性感染。由母猪将肺炎支原体传染给仔猪,使此病在猪群中持续存在,特别...阅读详情
-
仔猪黄痢、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肠道传染性疾病,是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是排黄色液状粪便。该病的传染源主要是带菌母猪,由粪便尿液排菌污染乳头和皮肤,乳猪吮乳、舔母猪时被传染,被感染的仔猪又成为新的传染源。本病多发生于7日龄内的仔猪,以1~3日龄多见,7日龄以上很少发生,开始1~2头发生,继而全窝感染,发病率高,死亡率100%,特别是刚产的第2天就开始拉黄水的仔猪,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死亡率100%。因此,仔猪黄痢病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疾病,可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阅读详情
-
母猪从4月龄到配种前称为后备母猪。4月龄以上的小母猪,其消化器官比较发达,消化机能和适应环境的能力逐渐增强,是内部器官发育的生理成熟时期。小猪在4月龄以前,相对生长速度最大,骨骼生长速度最快,4月龄以后逐渐减慢;4-7月龄肌肉生长快,6月龄以后体内开始沉积脂肪。凡是生长快的小母猪,其繁殖的能力强,故应在后备母猪生长最快的时期,给予良好的培育条件,以获得较好的成年体重和今后的繁殖成绩。因此,培育后备母猪,要经常观察其生长情况,进行选择和淘汰。...阅读详情
-
当前,规模化猪场不同程度感染寄生虫,据调查显示:食道口线虫感染率最高达到87%,蛔虫36%,后圆线虫25%等。在南方3个猪场调查,发现4477头猪中疥螨感染率达45.8%。由于疥螨导致过敏性瘙痒,引起猪采食量减少,部分仔猪变成僵猪。猪场发现有不同程度的蛔虫感染,不但消耗了大量的饲料,而且还造成仔猪移行性肺炎和腹泻。苍蝇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养猪户,不但传播疾病,还令人畜不安。有效地制定驱虫灭蝇措施,减少猪场的损失是非常必要的。因此驱虫是提高猪群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率的重要措施。在实际生产中应采用正确的驱虫方法,才...阅读详情
-
猪腹泻病猪腹泻病是春季多发的常见病,主要症状为拉稀。该病由多种病因引起,只有正确鉴别才能对症治疗,提高疗效。①传染性胃肠炎。系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该病的特点是,病猪出现水样腹泻、呕吐和脱水,一旦有猪发病,会在整群中迅速传染。该病的治疗原则主要是补充体液,防止脱水和继发感染,常用安维糖静脉注射或补液盐内服,同时使用氯霉素或磺胺脒等抗菌素对症治疗。②轮状病毒病。该病是由猪轮状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冬春多发,而且只发生于2月龄以内的仔猪。该病的主要病状为仔猪厌食、呕吐、下痢,治疗可立即停止哺乳,内...阅读详情
-
猪疥螨病是一种由疥螨虫在猪皮肤上寄生,使皮肤发痒和发炎为特征的体表寄生虫病。由于病猪体表磨擦,皮肤肥厚粗糙且脱毛,在脸、耳、肩、腹等处有外伤、出血、血液凝固形成痂皮。本病为慢性传染病。猪疥螨病对猪场的危害很大,尤其是对仔猪,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甚至死亡,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病多发生于秋冬季节,主要在阴暗潮湿的条件下更容易发生。在出现了螨虫后,用一些普通驱虫药效果都不会太理想,出现此病养殖场都非常头痛。种猪是猪场寄生虫病的带虫者和重要的传染源,公猪得了此病在交配时,可以通过精液传播给所有与其交配...阅读详情
-
据试验,用微量元素配制猪饲料喂猪,可以缩短猪的生长周期,节省饲料,一般每头猪平均日增长1.4公斤以上,而且肉质优良。配料方法:每50公斤配合饲料用硫酸铜8-25克、硫酸亚铁15-25克、硫酸锌8-23克、硫酸钴25-50毫克、亚硒酸钠2.5-7.5毫克、土霉素5克、干酵母30-40克、钙片10-20片、食盐500-750克。配料时,先将上述9种物质用水化开,再混入50公斤饲料内,搅拌均匀,干湿度以捏成团不滴水为宜。一般每50公斤料,夏季用水约10-15公斤,冬季15-20公斤。喂料要根据气温和饲料发酵程度...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