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池塘条件池塘选择龙袍镇万亩特种水产养殖基地中区4号池12亩、6号池11亩、西区1号池5亩,共28亩。池塘水深1.5~2米,砂质泥底呈锅底形,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pH值为7.8以上。每5亩池塘配备1台3千瓦增氧机。苗种放养(1)清塘消毒。上一年成虾收获后排干池水曝晒至底泥呈龟裂状。5月10日,虾苗放养前12天,保持水深6~10厘米,每亩用60~75公斤生石灰进行消毒清塘。(2)饵料生物培养。设置60目滤网注水30~40厘米。每亩施发酵腐熟的基肥300~500公斤,以培养饵料生物,保持池水透...阅读详情
-
在对虾的养殖过程中,我们通常用溶解氧、PH值、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盐度和透明度、水色等理化因子来表明水质的化学指标和物理性状,这些指标和性状的变化直接影响对虾的生长、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一、水质调控的方法1、溶解氧配备增氧机,灵活开机增氧,以保证池水溶氧量在5mg/L以上,池塘底层3mg/L以上。适时注入新水,必要时,定期换水或排注水。2、PH值南美白对虾适宜的PH值为7.8―8.5。PH过高会增加氨氮的毒性。PH下降是水质变坏、溶解氧降低的表现,同时,可使有毒的硫化氢含量增加。氨氮、硫化氢含量的增...阅读详情
-
(1)病原常见的有聚缩虫(Zoothamnuium)、单缩虫(Carchesium)、钟形虫(Vorticella)、累枝虫(Epistylis)、壳吸管虫(Acineta)、莲蓬虫(Ephelota)等。虫体多呈倒钟罩形,前端为口盘,其上有纤毛(固着亚目)或吸管(吸管虫类);后端有柄,借以固着在对虾体表或鳃上。有的为群体,有的为单个体;有的虫体能作伸缩运动,有的不能。(2)症状这些附着性生物,常附着在对虾的体表、鳃和附肢上,也可在虾卵和幼体上附着,与其营养共栖生活。在附着数量少时,没有什么明显症状和病变...阅读详情
-
传统河蟹养殖技术要求河蟹苗种一次放足,规格整齐。但几年来生产实际过程中发现,在天然大水面采用分次投苗法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水面条件面积158亩,属圩区内自然河沟,与外界河沟相通,水体流动相对稳定,平均水深2.1米,深水处3.5米,浅水处1米,浅水区占2/3面积,底质为黑壤土。1.水草种植2004年8月至2005年5月开始移植金鱼藻21吨,2005年4月上旬播种苦草种籽203千克。深水刚中金鱼藻,浅水区种苦草,水草覆盖率70%~80%。2.移植螺蛳池塘内螺蛳丰富,2004年11...阅读详情
-
药饵法是防治蟹病的常用方法。采取药饵法防治蟹病应注意以下几点。一、选药原则。防治蟹病的药物很多,且功能不一,主要作用有三个方面:抑制和杀灭病原体,改良养殖环境,增强河蟹自身抵抗力。使用抑制和杀灭病原体的药物,不可忽视药物对河蟹的副作用,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着的交叉耐药性和药物的协同及拮抗作用。二、保证病蟹吃足药量。一是药饵在水中稳定性要好。选用的饲料必须是河蟹喜食适口的,并要使用粘合剂,保证药饵入水后不会很快散开。二是投喂药饵的量要准确,按蟹体重计算用药量,还要考虑其他摄食药饵动物(如混养塘中的鱼、虾等),尽...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