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生 长 肥 育 猪 的 饲 养 管 理
    2022-11-12
    1.对外购仔猪育肥,要在无疫区选调品质优良的健康仔猪,仔猪调回后,先隔离饲养,5-7日内不能过量采食,待猪只完全适应环境后,转入正常饲喂,并做好防疫注射和寄生虫的驱除工作,未去势的要去势;2.生长肥育舍要彻底清扫、消毒和干燥后,方可转入保育猪;3.保育猪转群时要合理分群,应尽量原窝或原群转入一栏,避免重组咬逗应激;4.转群后,最少用5-7天时间训练定点采食、饮水、排泄和睡觉,营造舒适的居住环境;5.提供给猪只舒适的生长环境条件,密切注意圈内密度、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对猪生长的影响;6.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阅读详情
  • 初秋要防猪胃溃疡病发
    2025-02-11
    猪胃溃疡主要是指猪胃食管黏膜出现角化、糜烂和坏死,或自体消化,形成圆形溃疡面,甚至胃穿孔。本病常呈散发,多见于50公斤以上生长迅速的猪,个别猪死亡。症状病猪表现为厌食、腹部不适、肠道运动异常,导致便秘或腹泻、胃出血及黑粪症等。初期胃轻微出血,表现消化不良,往往不易察觉。当胃穿孔后,伴发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时,可迅速死亡。按发病程度可分为隐性、慢性和急性。隐性。无明显症状,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几乎不受影响,在屠宰后才被发现。慢性。食欲降低或不食,病猪体表和可视黏膜明显苍白,时有吐血或呕吐时带血,弓背或伏卧,因虚...阅读详情
  • 特种野猪的提纯与复壮
    2025-02-10
    特种野猪是将纯种野猪通过驯养、繁殖、杂交改良而成的,又叫肉用野猪。它克服了纯种野猪的野性,既有优良种猪生长快、肉料报酬高,又保持了野猪原有的肉质鲜嫩、野味浓郁的风味特点。一些不法养殖厂家将只有12.5%~25%野猪血缘的野猪对外宣称纯种野猪高价出售,以劣充优,给养殖户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故特种野猪的提纯与复壮是成功养殖的重要环节。为此,可采取以下措施提高特种野猪纯度:一是纯种公野猪与家猪(瘦肉型最最好)的杂交后代,为杂交一代,其野猪血统含量为50%,成年野猪瘦肉率为70%~80%,月增重7.5~15千克...阅读详情
  • 控制子猪早期下痢的方法
    2025-02-11
    新生子猪胃肠消化能力差,抗病能力低下,对环境不适应,容易出现有下痢的毛病。下痢是子猪的多发病,死猪率高,严重威胁着子猪的生长发育和存活。为控制子猪下痢,必须先摸清和掌握子猪下痢的发病规律和其易发,做好早期预防,使其不发病或少发病,以减少损失,增加收入。子猪下痢的发病规律子猪新生后的哺乳期和断奶后半个月内即子猪初生关和断奶关,是子猪下痢病易发的时期。子猪第1次下痢的出现常发生在子猪新生后的3日龄前后,即早发性大肠杆菌下痢。发病和死亡率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严寒的冬季和早春发病居多,常以成窝发病为特点。临...阅读详情
  • 仔猪酸化饲料的制做方法
    2022-11-12
    在仔猪饮水、日粮中添加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的柠檬酸、乳酸、富马酸或苹果酸,以柠檬酸为好,使饲料的PH值为5即可,可有效地降低大肠杆菌和厌氧菌的生长。在仔猪饲料中均匀加入适量稀盐酸,可降低pH值,增强胃蛋白酶活性,提高仔猪对饲料的消化率,且对菌株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增加十二指肠中的乳酸而减少大肠杆菌的数量。在日粮中添加百分之零点三的胃蛋白酶制剂,可促进消化。减少肠道中导致疾病的微生物。减少腹泻。...阅读详情
  • 猪蛔虫病症状
    2022-11-12
    猪蛔虫病的临床表现,一般以3个月~6个月的子猪比较严重;成年猪往往有较强的免疫力,能忍受一定数量的虫体侵害,而不呈现明显症状,但却是本病的传染源。子猪在感染早期(约一周以后)有轻度的湿咳,体温可升高到40℃左右。幼虫移行期间,病猪可呈现嗜伊红白细胞增多症,以感染后14天~18天为最明显。较为严重的病猪,后出现精神沉郁,呼吸及心跳加快,食欲不振,异嗜,营养不良,消瘦,贫血,被毛粗乱,或有全身性黄疸,有的病猪生长发育长期受阻,变为僵猪。感染严重时,呼吸困难、急促而不规律,常伴发声音沉重而粗哑的咳嗽,并有呕吐、...阅读详情
  • 降低养猪成本的六条途经
    2022-11-12
    1.喂杂种一代猪。当地土种猪虽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等优点,但生长速度慢、饲料报酬低。用良种公猪(如杜洛克、汉普夏、长白猪等)配当地土种母猪所生的苗猪称杂交一代猪,其生活力强、生长速度快、饲养效果好。因此,要在养猪户普遍推广公猪良种化、母猪地方化、苗猪杂交一代化的“三化”技术。2.喂配合饲料。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猪的营养需要,将多种原料配合在一起而制成的全价配合饲料,营养全面而不浪费,且日粮容积与猪的采食量相适应,饲喂效果好,料肉比低。配合饲料必须生喂,严禁煮熟,并拌成湿拌料(手捏成团、松手即散),不可拌成粥料...阅读详情
  • 仔猪的水肿病继发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
    2022-11-12
    某养殖户,从一猪场引进断奶仔猪86头。3天后相继出现高热、贫血、共济失调、眼睑水肿主要症状。根据症状确诊为仔猪水肿病继发附红细胞体感染。1、临床症状:购入仔猪3-10天相继发病,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多数发病仔猪体温在40℃以上,病猪行走不稳;后期反应迟钝、叫声嘶哑、呼吸困难、眼结膜苍白,眼睑、下颌水肿。急性发病者数小时死亡。2、治疗:(1)发病仔猪肌肉注射磺胺间甲氧嘧啶+阿瑞特,按每千克体重0.1毫升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1-2毫升、配合维生素C注射液每头仔猪肌肉注射5毫升;速尿(呋喃苯胺酸)...阅读详情
  • 仔猪水肿的防治方法
    2022-11-12
    仔猪水肿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水肿病因子(EDP)和血管毒素刺激机体引起的传染病。其防治方法:一、适当降低饲粮蛋白水平和添加酶制剂。断奶后两周内饲粮粗蛋白质不高于19%。在开食和断奶料中添加0.2%的含低聚糖酶的复合酶,或添加寡聚糖,促进有益菌的生长,抑制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异常快速增殖。二、仔猪断奶前3天起,在饲料中添加药物,连用7天,停药5天后再用7天。常用药物:2%痢菌净(DVD)0.1g/kg体重或者1%氟哌酸1.0g/kg体重。三、减少应激、提早开食补料、少量多餐、保持舍内适宜小气候等。仔猪哺乳...阅读详情
  • 科学养猪注意四个“后3天”
    2022-11-12
    1、配种后3天。母猪配种后3天切忌喂料过多,日喂料量以1.5-1.8公斤为宜,若过多会降低产仔料。2、分娩后3天。分娩后3天仔猪容易冻死、冻伤、压死、病死等。应注意科学接产护理,做到保暖防潮,一定要让初生仔猪吃上初乳,以小排前、大排后,固定好奶头。第3天及时补铁、补硒防止贫血。对于母猪应防止产后感染,注射产后康针剂预防。尤其在喂料、护理、保健等方面加强管理,使其顺利度过体弱期。3、断奶后3天。离开母猪的呵护,仔猪身上停止母源抗体供应,这是断奶仔猪应激最严重的时期。喂优质的适口饲料,数量由少到多,再结合芗预...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