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河蟹(Eriocheirsinensis)学名中华绒螯蟹,头胸甲呈圆方形,后半部宽于前半部;额宽,分4齿,齿间缺刻,居中的最深;前侧缘具4锐齿,最后者最小;螯足,雄比雌大,掌节与指节基部的内外面密生绒毛,腕节内末角具1锐齿,长节背缘近末端处与步足的长节同样具1锐齿;步足以最后3对较为扁平,腕节与前节的背缘各具刚毛,第4步足前节与指节基部的背缘皆密具刚毛;河蟹腹部雌圆雄尖。...阅读详情
-
1、样品采集标准方法1.1 采样器具:眼科剪刀、眼科镊、牙刷、样品容器(1.5毫升塑料离心管、5―10毫升青霉素小瓶、5―10毫升小试管、5―20克小药瓶等小型具塞容器均可)、标签纸、铅笔、样品记录(记录簿或纸张)、烧杯或水杯、滴管、SEMP采样液、l摩尔/升HCl、1%一5%新配制的高锰酸钾或漂白粉。1.2 采样部位1.2.1 亲虾:濒临死亡的亲虾或己冰冻的亲虾,采取少量虾胃,每样品重0.1―2克。1.2.2 各生长期对虾:采集虾胃,对于3厘米以下样品可取虾头。每样品在0.1―2克。1.3 操作步骤1....阅读详情
-
幼虾在水泥培育池中,饲养15天左右,即可长到2~3厘米,此时可将幼虾收获投放到池塘中养殖。幼虾收获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拉网捕捞法,二是放水收虾法。1、拉网捕捞用一张柔软的丝质夏花鱼苗拉网,从培育池的浅水端向深水端慢慢拖拉即可。此种方法适合于面积比较大的水泥培育池。对于面积比较小的水泥培育池,可不用鱼苗拉网,直接用一张丝质网片,两人在培育池内用脚踩住网片底端,绷紧使之网片一端贴底,另一端露出水面,形成一面网兜墙,紧池壁,从挤育池的浅水端慢慢走向深水端即可。2、放水收虾放水收虾的方法不论面积大小的培育池都适...阅读详情
-
对虾游池原因较为复杂,主要表现为对虾沿池边跑马式不停游动,直至体力衰竭,若处理不当,会发生重大损失。游池的主要原因有:1.对虾饲料投喂严重不足,产生饥饿性游塘。判断方法:有部分对虾沿塘壁来回游动,寻找食物,间隙性游池,游池方向性不强。解决方案:增加投喂量,在饲料中添加“大蒜素“、“生物酶“、“利胃宝“、Vc等,并适量换水。2.底质严重恶化,造成池底亚缺氧,因而游池。表现症状:对虾快速、跑马式不停狂游。此时应检查池底,检测水质。溶解氧、亚硝酸盐、氨氮含量是否超标。解决方案:排换水30cm,施用“超级底净“、...阅读详情
-
黄鳝在较大密度的人工养殖条件下,体表分泌物多,极易感染细菌性皮肤病。如防治不及时,易造成黄鳝大批死亡。笔者通过多年养殖,总结出几条防治黄鳝细菌性皮肤病的经验。(1)在池建成后,池底先铺一层玉米秸秆,用生石灰消毒后铺泥层。养殖过程中,经常用钢钎在池中密集打洞,这样有利于鳝体分泌物沉淀,使有害气体及时排放。(2)在矿泉水瓶内加过氧化钙,瓶上打数十个小眼。按每平方米一只放入池水中,以增加池水含氧量。(3)发现鳝体充血发炎,及时用红霉素治疗,按每立方米水加红霉素25万单位全池泼洒,同时每50公斤黄鳝用磺胺噻唑0....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