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一、正确诊断鱼病,根据不同类型正确选择药物1.中毒症:有农药中毒、赤潮中毒、海藻中毒、鱼药中毒等。首先确定毒物来源,药物中毒要换水,农药赤潮中毒不换水,要在池内处理。在出现中毒症状时,要保证换水水源正常,可以采用石灰、净水宝等。在池内处理,通常用北大净水宝1.5~2克/吨水,能缓解大部分毒物。2.营养不良症:从症状上看比较雷同,而且慢性,跨度时间长。选择优质饲料为主,不用药或用营养、绿色添加剂。3.类细菌病:与细菌病症状相同,但镜检分离无细菌,多数抗生素有效,如罗非鱼立克次氏体病,使用安普乐(5%氟苯尼考...阅读详情
-
早春气温较低,黄鳝不吃食,生长缓慢,如何做好早春饲养管理,让黄鳝早开食是提高养殖产量、增加收入的关键。根据早春低温少光的特点,应抓好以下几项措施,促进黄鳝早开食。一、注意保温。早春温度较低,黄鳝极少出洞活动。人工养殖中需做好保温工作,使鳝池小环境温度提高,才能使黄鳝出洞觅食。如果鳝池面积不大,可用杂木、竹子在鳝池上做简易支架,架上搭盖无滴塑料薄膜或一般农用薄膜(最好用无滴膜)。风大或低温天气时,昼夜覆膜;无风时,中午可稍稍揭膜换气;有太阳时中午可揭膜晒池,让鳝池蓄热和池中水草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二、适当增温...阅读详情
-
淡水白鲳属热带鱼类,能耐低氧,食性杂,可摄食有机碎屑、水草、浮游动植物、螺蛳等,也喜食配合饲料,产量高,生长速度快,当年鱼苗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以养成商品鱼。池塘准备池塘面积5~10亩,水深2~3米,PH值6~7,池底平坦,淤泥较少,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最好配备增氧机和水泵各1台。清塘消毒冬季排干池水,曝晒池底。苗种放养前10天每亩用生石灰125~150公斤清塘消毒。待残毒消失后,进水1米深,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公斤培肥水质,水体透明度保持20~25厘米。苗种投放水温20℃以上时才能放鱼种。一...阅读详情
-
盛夏初秋,池塘的下风水面常漂浮着一层翠绿色的水花,这就是湖靛。它是蓝藻类大量繁殖而形成的。湖靛在早上9点前浮于水面进行光合作用,能占去整个鱼池水面,并有无数气泡溢出水面,发出臭味;9点以后,随着阳光增强,不断下沉到中层,水面上则漂浮着一片黄而微绿色的死亡群体。鱼池水中含氮量高、有机质多,水温为28~30℃、pH值为8~9.5时,蓝藻类就会大量繁殖,尤其是蓝藻中的微囊藻大量繁殖即形成湖靛,造成很大危害:1.微囊藻形成优势种群后,会大量争夺水中的营养物质,阻碍其它浮游生物的生长,从而影响鱼类生长。2.微囊藻大...阅读详情
-
秋冬进补≠鱼肉药膳!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在秋冬季节进补的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秋冬进补不再简单地等同于人参加黄芪,进补的方式应该有所改变。均衡膳食是基础我们都知道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维生素、矿物质均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素。然而许多人的日常膳食很不均衡,荤素搭配不合理,谷类、粗粮吃得少,肉类吃得多,加之不注意运动,从而导致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的发病率日渐攀升。为了应对日益突出的营养问题,国内外的权威机构相继制定了居民膳食指南以教育人们如何调配科学的饮食。比如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阅读详情
-
安徽省巢湖市无为县地处长江中下游,水域丰富,水质好,非常适合生态养殖。当地的生态养殖技术也较为成熟,现以无为县的蟹、鱼、虾混养生态养殖技术为例,介绍生态养殖技术的具体操作过程、操作方法和要点。一、构建符合无公害水产品生长环境条件的生态水域环境构建符合无公害水产品生长环境条件的生态水域环境具体包括三个部分:外缘环境、生态养殖塘选址和建养殖塘。1.外缘环境外缘环境指生态养殖区域外围的主要水源环境,也就是养殖用水的来源环境。选择好的外缘环境,才能保障养出好的水产品。优秀的外缘水源,必须是自然的、无污染的通江水源...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