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怎防止蚂蚁危害黄粉虫
    2025-06-14
     一、清水隔离法用箱、盆等用具饲养黄粉虫时,把支撑箱、盆的4条短腿各放入1个能盛水的容器内,再把容器加满清水。只要容器内保持一定的水面,蚂蚁就不会侵染黄粉虫。二、生石灰驱避法可在养殖黄粉虫的缸、池、盆等器具四周,每平方米均匀撒施2-3公斤生石灰,并保持生石灰的环形宽度20-30厘米,利用生石灰的腐蚀性,对蚂蚁有驱避作用,并且蚂蚁触及生石灰后,体表会粘上生石灰而感到不适,使蚂蚁不敢去袭击黄粉虫。三、毒饵诱杀法取硼砂50克、白糖400克、水800克,充分溶解后,分装在小器皿内,并放在蚂蚁经常出没的地方,蚂蚁闻...阅读详情
  • 鹧鸪养殖技术
    2025-06-14
    鹧鸪作为特种珍禽之一,生长发育快,具有饲养周期短、,繁殖率强、经济效益高等特点;鹧鸪肉厚、骨细、内脏小、肉质细腻、野味清香、营养丰富、口感极佳,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珍禽;近十几年来在世界各地被广泛饲养。不仅是高级的滋补佳品,而且是一种贵重的动物药材,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有鹧鸪云肉白内脆、味胜鸡雉”,《中药大甜典》中介绍,鸪血与冰糖冲开水服用,可治尿血症,油涂皮肤,可防龟裂等等。鹧鸪因其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独特的药用价值而倍受人们青睐,目前国际市场上鲜活鸪每千克售价高达14-16美元,南方沿...阅读详情
  • 提高雏鹧鸪成活率有效方法
    2025-06-14
    雏鹧鸪的培育是饲养鹧鸪中的一项极细致而又重要的工作。雏鹧鸪培育的好坏直接影响鹧鸪的生长发育及经济效益。一、育雏前的准备1、确定育雏方式购进雏鸪前,必须确定育雏方式(即笼养还是平养),然后根据计划饲养数,安排好育雏舍。2、房舍和设备的准备育雏舍要求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又可根据需要通风,不能漏雨,地面干燥、可防鼠。全面检查房舍是否漏雨、门窗是否严密,四周是否有鼠洞,门窗必须加铁丝网,预防鹧鸪飞出房外,并准备好一切饲养用具。3、场地及用具消毒进雏前3―5天必须彻底清洗禽舍地板及一切饲养用具(饮水器、饲料桶等),...阅读详情
  • 有关鹧鸪的繁殖的注意事项
    2025-06-14
     1.配种比例公鸪比母鸪性成熟要迟3-4周,故对种公鸪要提前增加饲粮营养与光照,促使适当早熟,也可利用已性成熟的公鸪交配。公母配比为1:3-5。2.利用年限种鸪的利用年限为2-3年,但以第二个生物学年度的产蛋量最高(比第一个生物学年度高10%-15%)。但仍须视其实际产蛋量与种质等来综合鉴定,以决定利用年限。...阅读详情
  • 肉用鹧鸪快速养成管理技术
    2025-06-14
    精育雏鸪。1―5周龄鹧鸪称为雏鸪。育雏的方式有保温伞育雏、炕道保温育雏、红外线灯育雏等。无论用什么方式育雏,育雏的温度1―2周龄34―31℃,3―5周龄29―25℃;湿度1周龄保持在60%―70%,以后保持在50%―60%;饲养密度1周龄每平方米80只左右,2―3周龄每平方米50只左右,4―5周龄每平方米30只左右;光照强度1周龄实行全日光照(强度为每平方米4瓦),1周龄后采用16小时光照(每平方米2瓦)。鹧鸪出雏后24小时要饮水,先用1∶3000的高锰酸钾溶液让其自由采饮,第二天开始饮0.5%葡萄糖水,...阅读详情
  • 鹧鸪常规孵化技术介绍
    2025-06-14
    人工驯化的鹧鸪已失去了抱窝性,必须通过人工繁衍后代,现将山东曹县湾镇鹧鸪养殖场的孵化技术介绍如下:一、选蛋:尽量利用两周以内种蛋,要严格挑选出双黄种蛋和畸形蛋。选好以后用30℃的温水加0.1%的高锰酸钾将种蛋浸泡3分种,取出后晾干即可入孵。二、温度:孵化成败的关键在于温度,在孵化前期1~7天内,机温保持37.8℃,8~20天37.5℃,21~24天(即出壳)37.2℃。三、湿度:湿度的大小要根据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进行调整,孵化前期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65%,中期55%~60%,到了孵化后期,为了使空气...阅读详情
  • 鹧鸪白痢病的防治
    2025-06-14
    鹧鸪白痢病是由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以肠炎和黄白色或灰白色下痢为主要特征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幼龄鹧鸪,常呈急性败血症经过,引起大批死亡。1~3周龄鹧鸪最为易感,尤其对1周龄内鹧鸪威胁最大,死亡率可高达85%以上,甚至全群死亡。随着日龄的增加,鹧鸪抵抗力也随之增强,成年鹧鸪通常表现为慢性或隐性感染。一、临床症状带菌蛋在孵化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死胚,或不能出壳的弱雏。经蛋传递感染的在孵出后即可发病,表现虚弱,昏睡,精神食欲很差,不久即死亡。也有的雏鹧鸪成为不表现症状的带菌者。孵化时感染或出壳后感染的,2...阅读详情
  • 鹧鸪育雏要点
    2025-06-14
    1、温度:温度是鹧鸪育雏期间关键的环节,合适的温度能够提高成活率。7-14日龄温度应控制在35-37℃,15-41日龄温度为33-35℃;42-55日龄为26℃,56日龄以后24℃。2、湿度:鹧鸪育雏期间一般空气相对湿度为55-60%。3、通风:鹧鸪育雏期间,在保证温度的前提下,要进行适当的通风换气,增加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这有利于雏鸪的新陈代谢,促使鹧鸪正常发育。4、密度:一般出壳至10日龄平均每平方米可放养80只左右,10-28日龄平均每平方米50只左右,30-70日龄每平方米30只左右,70日龄后每...阅读详情
  • 鹧鸪新城疫的防治方法
    2025-06-14
    鹧鸪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急性烈性传染病。常呈败血症经过,主要特征:呼吸困难,拉黄绿稀痢,神经紊乱,黏膜和浆膜出血。本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可达90%以上,对鹧鸪危害极大,具毁灭性,一旦发病,难以治愈。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定期做好疫苗接种,是防治本病的有效措施。流行特点 本病传染源主要是病鸪和带毒鸪及其它可以感染发病的鸟类。病毒存在于病鸪的气囊、脑、脾、肺、胃、血液、气管渗出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并随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从消化道和呼吸道排出体外,污染环境,经呼吸道感染,或由病毒污染...阅读详情
  • 初生雏鹧鸪白痢病诊治
    2025-06-14
    根据雏鹧鸪大量发病、死亡,下灰白恶臭稀痢等特点,可作出初步诊断,经实验室细菌分离、鉴定后,确诊为鹧鸪白痢病。立即封锁鹧鸪养殖场,将重症鹧鸪63只与轻症及无症的584只鹧鸪分别隔离;清洁鹧鸪舍,加强通风透气,调整饲养密度,鹧鸪舍用1:300百毒杀带鹧鸪紧忽喷雾消毒,1次/日,连用3日;全群立即用诺氟沙星按0.05%拌料,环丙沙星按0.02%饮水,连用5日,63只重症病鹧鸪用2ml:0.5g(50万单位)的硫酸卡那霉素肌注,0.1ml/只,2次/日,连用3日;每日及时清理被污染的羽毛、粪便,并用2%NaOH消...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