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黄粉虫,因体肥胖又称面包虫,在我国南方扬州地区还叫洋虫。黄粉虫幼虫时,身体黄褐色,节间和腹面为黄白色,体全长2~3厘米,头部有黑褐色的硬壳。黄粉虫营养丰富,其干质蛋白质含量高达50%~60%,脂肪含量在30%左右,此外,磷、铁、钾、钙等微量元素含量也很丰富,是金鱼活饵中的佳品。黄粉虫可在麦麸、下脚面粉中进行人工培养。...阅读详情
-
饲养黄粉虫的场所最好选择在背风向阳、冬暖夏凉的屋里,光线不宜太强,保持温暖,最适宜温度是20~26℃,相对湿度70%。夏季气温高时,洒水在地上降温;冬季要保温,以保证黄粉虫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成虫的饲养:成虫羽化后6~11天开始产卵,产卵前放一张白纸在网筛下,让虫卵从孔落到纸上,每二三天换纸1次,产卵盛期要一天换1次,白纸上要写明产卵日期,单独将卵放在一个空箱内,便于同期孵出,以便管理方便。一周后孵出幼虫,再把小黄粉虫倒在盛有麦麸的饲养容具中。也可将成虫放在一张白纸上,撒些糠麸在纸上,任成虫产卵,每隔二三...阅读详情
-
黄粉虫又名黄粉甲,属昆虫纲,鞘翅目,拟步甲科,粉虫属,原为一种仓储害虫。在昆虫分类学上隶属鞘翅目,拟步行甲科,粉甲属。俗称面包虫,营养成分高居各类活体动物蛋白之首。故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宝库”,是一种高蛋白高钙高营养的食用昆虫。国内外动物园都用其作为繁殖珍禽,水产的肉食饲料。近年来,逐步为开发为宠物饲料,以及应用于人类的高级营养食品。黄粉虫养殖因其投资少、适应能力很强、经济效益高、饲料来源广、饲养设施简单、技术简单易学、易于工厂化和家庭养殖等特点被昆虫专家称为是继“家蚕”和“蜜蜂”之后的第三大昆虫产业。据有...阅读详情
-
目前,黄鳝苗种规模化生产技术尚不成熟,人工养殖的苗种主要来自野生。利用活饵驯化黄鳝摄食配合饲料能有效地降低饲料成本、保证营养全面,便于拌加添加剂和制作药饵,是黄鳝人工养殖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之一。许多养殖户采用切断的蚯蚓驯化,主要利用蚯蚓发出的特殊气味刺激黄鳝摄食,但往往驯化不理想,操作麻烦,尤其在有土养殖中最为明显。黄鳝侧线发达,在摄食过程中起的作用最大,味觉、嗅觉次之,触觉和视觉作用不大。因此,驯化中采取的活铒最好在水中能动,且存活时间长,个体亦小,无需切断。黄粉虫就具有上述优点,其生产方法简单,沉于...阅读详情
-
黄粉虫的生长周期长且慢,最好的时期每天只产卵3―5粒,得需1.5―2个月的生产周期才能用来作饲料,每公斤黄粉虫的养殖成本为30元。苍蝇从成虫、产卵、孵化、幼虫、化蛹再羽化成虫,一个生产周期只需15天左右,一对苍蝇从6―9月份自然可繁育8代,每代按50只雌蝇计算,一年可繁殖200多亿只,按1.7亿万只为一吨算,可得上百吨饲料。苍蝇的卵经过24―48小时便可作为饲料,每公斤的成本仅为4元。可充分利用畜禽粪便,用畜禽粪便喂养蝇蛆。蝇的营养含量等同于进口鱼粉,可直接喂养猪、鸡、犬、鸟类、观赏鱼类、蝎子、蛙类等各种...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