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一)庭院养殖蟾蜍1.庭院内种植植物庭院内可栽种葡萄、瓜、豆等,池中可种莲藕等。2.防御敌害功物注意防止蛇、黄鼬、黄鳝、鸡、鸭、猫等的为害。3.水体管理水深一般为0.5一0.7米。其他同蟾赊池精养。(二)稻田养殖蟾蜍1.稻茬养蟾蜍的稻田,最好种中季稻。2,放养气温升至18℃以上或插秧后10天左右,每667平方米面积放养幼蟾蜍约2000只。3.水深控制稻田应该保持6-15厘米的水层。当水稻需要晒田、隔田时,应该慢慢排水,以便蟾蜍及蝌蚪进入保护沟或芋、莲藕田。4.饵料稻田养蟾蜍是一种半野生的粗放养方式,主要依...阅读详情
-
随着上海、广州等地对蟾蜍肉食用量的增加,特别是近几年又开发出蟾衣、蟾酥这味中药材的一些新用途后,市场对蟾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为满足社会需求,保护野生蟾蜍资源,我国一些具有超前意识的养殖场已开始进行蟾蜍人工饲养技术的研究,并在其关键性技术――蟾蜍的越冬技术上取得了成功。如浙江省海宁市袁花科协的科技人员不仅可使蟾蜍安全越冬,而且可使蟾蜍越冬后马上开始脱蟾衣采酥工作。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一、秋季强化饲养由于蟾蜍属变温动物,每年深秋到初春为冬眠期,如秋季食物缺乏,营养没跟上,往往导致开春后蟾蜍因体力不支而死亡。蟾...阅读详情
-
蟾蜍衣别名:“蟾壳、蟾蜕”。即蟾蜍自脱下的表皮。一只蟾一年可脱10-40张皮,南北气候不同,环境不一而有差异。蟾蜍,在《中草药大辞典》中就有记载它的许多药用妙处,包括蟾酥、蟾皮等,不同地区还以蟾蜍肉作为营养美食。但对蟾蜍壳,只因蟾蜍在脱皮时当即自食而极难采集,因而被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在民间千百年来一直作为一味单方应用于临床,谓治“百病”之传说。为探究其奥秘,我们从九三年以来一直潜心于对蟾蜍的生活习性、生存状态作了观察、分析和研究,收集有关资料,走访民间,拜访著名老中医并办起了养蟾场。现已发明了集约规模...阅读详情
-
一、蟾蜍的用途蟾蜍俗称癞蛤膜,展两栖纲,蟾蜍科,是变温动物,分布于我国各地。蟾蜍有两大药用原材部位,即一是蟾酥,二是蟾衣,都是极其珍贵的中药材,当代本草纲目《中华本草及》及《中华医药全曲》中均有阐述。蛤酥就是嬉蛤耳后腺所分泌的白色浆液;蟾衣是蟾蜍角质层表皮。前者可利用镊子等硬物件从蟾蜍体刮取,后者可由蟾蜍自然蜕壳下来获得。近几年,由于生态环境改变及人们滥捕原因,引起蟾蜍资源日益枯竭,因此蟾酥蟾衣售价日见上扬,药市上干燥蟾酥每公斤已达1600~1800元,干嬉衣每公斤升至16000元左右。并且还有逐年上升之...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