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

  • 菜豆病毒病的防治
    2025-10-15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病原ALMV(苜蓿花叶病毒),CCMV(豇豆萎黄斑驳病毒)【症状】菜豆病毒病有多种表现型,如花叶斑驳型、卷叶萎缩型、明脉皱缩型等,其中以花叶斑驳型最为常见。【病因】主要靠蚜虫传毒,高温干旱、排水不良、氮肥过量、土壤黏重等条件均利于发病。【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用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0.5%抗毒剂1号水剂300倍液,或20%病毒净500倍液,或20%病毒A500倍液,或20%病毒克星500倍液,或5%菌毒清水剂500倍液,或20%病毒宁500倍液,或抗病毒可湿性粉剂400...阅读详情
  • 扁豆红斑病的防治
    2025-10-15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主要为害叶片,严重发病时也能为害豆荚。叶片发病,病斑圆形、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4―8毫米,红色至红褐色,边缘色深。湿度大时,病斑背面密生灰色霉层。豆荚发病,病斑较大,不规则形,红褐色,中心褐色,后期密生灰黑色霉层。发病严重时,叶片布满病斑,致使叶片早枯。【病因】病菌主要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菌丝体在种子内或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越冬。播种带菌种子,幼苗即可发病。越冬病菌翌春产生分生孢子,侵染引起发病。发病后,病部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农事操作也能...阅读详情
  • 扁豆的细菌性疫病
    2025-06-05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在叶缘处产生绿色油渍斑,后发展为红褐色,周围有黄色晕圈,随着病情发展,病斑连片。茎蔓感病后产生凹陷红褐色长斑,发病严重时病斑绕茎一周,病斑上部叶片枯凋。豆荚感病后,产生稍凹陷的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斑。潮湿时,病部有无色透明的菌脓溢出。发病规律病原细菌可以在种子内和黏附在种皮上越冬,借风、雨、昆虫传播,从寄生气孔、水孔、虫口侵入。高温高湿、叶片结露、雾大时病重,田间管理不当、排水不良、肥力不足、偏施氮肥、植株生长势弱,发病亦重。防治方法①种子消毒:选用无病种子,不能确定种子是否带菌时应进...阅读详情
  • 甘蓝的细菌性黑腐病
    2025-06-05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甘蓝细菌性黑腐病[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 (Pammel) Dowson]是甘蓝最重要的病害,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田间识别] 叶片发病多从叶片边缘形成V”字形病斑,或在叶片任何部位形成不规则形病斑。病班黄褐色,边缘常有黄色晕圈,病斑部叶脉坏死变黑。病菌能沿叶脉、叶柄发展,蔓延到茎部和根部,致使茎部、根部维管束变黑,植株叶片枯死。[发病原因] 病菌可在种子内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带菌种子可远距离传播。在田间病菌借雨水、灌溉水...阅读详情
  • 甘蓝的细菌性黑斑病
    2025-06-05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甘蓝细菌性黑斑病[Pseudomonas syringae pv.Maculicola (Mc Culloch) Young.Dye & Wilkiel在部分地区有发生,而且为害较重。[田间识别] 主要为害叶片,叶片初生油浸状小斑点,扩展后呈3——4毫米不规则形,淡褐色,边缘紫褐色病斑。病重时病斑可联合成不整齐的大斑,引起叶片枯黄、脱落。[发病原因]病菌在种子上或土壤及病残体上越冬,借风雨、灌溉水传播。由气孔或伤口侵入。病菌喜高温、高湿条件,发病适温25&...阅读详情
  • 甘蓝的细菌性软腐病
    2025-06-05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甘蓝细菌性软腐病[Erwinia carotovora subsp. Carotovora (Jones) Bergey et al.]发生普遍,为害较重。[田间识别] 结球以后发病多是从短缩茎基与叶柄相接处发病。初时病部出现水浸状病斑,植株外叶中午萎蔫,早晚恢复,数天后外叶不再恢复,病部开始腐烂,叶球外露或植株基部逐渐腐烂成泥状,散发出恶臭味。严重时全株腐烂,塌倒于地。[发病原因] 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在窖藏种株,甚至害虫体内越冬。病菌可由雨水、灌溉水、带菌粪肥和昆虫传播,从...阅读详情
  • 甘蓝霜霉病的防治
    2025-06-05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结球甘篮、球茎甘蓝、抱子甘蓝、芥蓝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病斑初为淡绿色,逐渐变为黄色至褐色或暗黑色至紫色,中央略带黄褐色的稍凹陷斑,因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直径5——10毫米。空气潮湿时,叶背的病斑上产生白色霉层,严重时病斑连片,叶背布满白霜,致叶片干枯死亡。【病因】病原真菌主要以卵孢子在病残体上和土壤中越冬,也可种子带种菌作远距离传播,第二年越冬菌初侵染植株后,受害植株病部产生大量孢子囊,这些孢子囊借风雨再传播蔓延。冬季温暖地区病菌可在...阅读详情
  • 玉米田间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注意事项
    2025-06-05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实践证明,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是一项使用方法简单、省工、防治成本低,且安全、无毒,不污染环境的生物防治技术,并对玉米螟具有较好地防治效果。但在使用该项技术时要注意一下几方面问题:1、为了达到预期防治效果,必须搞好监测,掌握最佳防治时间,适时统一放蜂防治,确保防治效果。2、农户领到蜂卡后,要及时将蜂卡释放到田间,不可久储。遇到小雨时可以释放,如遇大雨应选择冷凉的地方将蜂卡分散放置,切勿与农药放在一起。3、放蜂的玉米田,放蜂前4天,放蜂后20天内不准用农药。4、释放时要根据风向、风速设置点位...阅读详情
  • 防治玉米八月份病虫害的发生
    2025-06-04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八月份玉米病虫害主要有玉米大斑病、小斑病、黑粉病等,中国农业技术网为您详细介绍,种植户要注意防治病害发生。玉米大斑病 病株率达100%、病叶率30%时,即可进行防治。可喷洒12%绿乳铜2000倍液、80%新万生700倍液等。玉米小斑病 8月份的降雨量大小和小斑病的发病程度呈正相关,当病株率达70%时,病叶率才开始自下而上的发展。降雨早,病株率上升早;反之就晚。在病株率70%、病叶率20%时,若遇见中到大雨后,15天左右暴发。当病株率100%、病叶率30%时,就要进行防治。先摘除玉米底部1...阅读详情
  • 玉米香蕉穗的防治
    2025-05-25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玉米香蕉穗”属于一种畸形穗。【症状】植株长势较高,茎杆纤细,主穗发育不良,无籽粒或籽粒相当少,在一些植株中部的一、二个叶腋中甚至同时长出3——5个小型果穗,穗茎相连,形似香蕉穗,授粉不良或没有授粉。同时,一些植株中部连续3——4片叶也有雌穗长出,形成单株多叶多穗。具相关农业专家诊断此种病害为玉米香蕉穗”。【病因】主要原因是玉米雌穗分化形成期 (春播中晚熟区)6月份8-10叶期严重干旱或虽有降雨过程,但每次降...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