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

  • 荷兰豆豆天蛾的防治
    2022-11-13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又名豆蛾、豆虫、豆蚺等,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地区大豆产区,除危害大豆外,还为害绿豆、豌豆等,以幼虫取食叶片。【防治方法】a.诱杀成虫:设黑光灯诱杀成虫。b.人工捕杀。c.药剂防治:在幼虫3龄期前喷施2.5%敌百虫粉剂或50%西维因粉剂或8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21%灭杀毙乳油2000~3000倍液,7~10天1次,轮换用药连防2~3次。...阅读详情
  • 荷兰豆褐纹病的防治
    2022-11-13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褐纹病为荷兰豆的常见病,分布较广,种植地区多零星发病。通常病害较轻,染病率约5%-10%,对生产无明显影响。重病地块或重发生年,发病率可达40%以上,部分豆荚因染病失去食用价值,影响产量和品质。【症状】此病可为害叶片、茎蔓和豆荚。叶片染病,初出现不规则淡紫色不规则小点,以后变成紫红色近圆形斑,有时具有颜色深浅相间的同心轮纹。高温高湿条件下,病斑迅速扩展,布满整个叶片,致病叶变黄枯死。后期病斑中央多产生黑色小点,即病菌子囊壳或分生孢子器。叶柄和茎蔓染病,形成大小不等中央略凹陷的紫褐色坏死斑...阅读详情
  • 荷兰豆立枯病的防治
    2022-11-13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立枯病为荷兰豆的重要病害,分布广泛,发生较普遍。保护地、露地都发生,以露地发病重,个别棚室发病亦较重,常造成成片死苗,显著影响生产。【症状】此病主要为害根茎部,初期在根茎基部产生黄褐色坏死小点,以后变成近椭圆形至不规则形坏死斑,进一步向上下发展使根茎甚至根系全部染病。同时,病苗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坏死干枯,终致全棵苗坏死。【病因】病菌以菌丝和菌核在土中或在发病组织上随病残体越冬。翌年以菌丝侵入寄主,形成初次侵染,随病土、带菌肥料和浇水传播,引起再侵染。地温10―28℃均可侵染发病,...阅读详情
  • 荷兰豆白粉病
    2022-11-13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白粉病是荷兰豆的主要病害,分布广泛,发生普遍。保护地、露地都发病,一旦发生,病株率很高,一般发病率达50%以上,重病地块棚室l00%发病,病叶率亦可达80%以上。染病植株提前衰退,由下向上枯黄,严重影响结荚,降低品质。此病还侵害数十种其他蔬菜。[症状]此病多在生长中后期发生,主要为害叶片、茎蔓和豆荚,多始于叶片。叶片染病初出现白粉状淡黄色小点,后扩大呈不规则形粉斑,相互连合,病部表面被白粉覆盖,叶背呈褐色或紫色斑块。病情发展,病斑波及全叶,致叶片迅速枯黄坏死。茎蔓和豆荚染病,也出现白色粉...阅读详情
  • 荷兰豆病毒病
    2022-11-13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病毒病危害荷兰豆时,全株发病。病株矮缩,叶片变小,皱缩,叶色浓淡不均,呈嵌斑驳花叶状;或者新抽出的顶叶黄化,变小,皱缩卷曲,质脆,呈丛生现象。感染植株结荚少或不结荚。防治方法①早期发现病毒病及时排除病株。②注意防治蚜虫。荷兰豆的主要害虫是潜叶蝇和蚜虫,可用敌百虫、敌杀死、乐果等药剂连续交替喷药3-4次进行防治。...阅读详情
  • 大白菜干烧心病
    2022-11-13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一、症状大白菜叶球顶部边缘向外翻卷,叶缘逐渐干枯黄化,病斑扩展,叶部组织呈水渍状,叶片上部也逐渐变干黄化,叶肉呈干纸状。病、健组织分明,叶脉黄褐至暗褐色,发病叶片主要发生在叶球中部,即由外向内数的第17―35片叶之间,重病株叶片大部干枯黄化。田间发病始于莲座期,有的幼嫩叶片表现干边,到结球后才显症,贮藏期达严重程度。二、防治方法 、1、合理施氮、增施硼锌肥和磷钾肥。在莲座期、结球期结合浇水各追肥一次。每亩每次施氮肥3公斤(折尿素6.5公斤),硼锌肥1―2公斤,同时在莲座期和结球期可喷施0...阅读详情
  • 白菜细菌性角斑病
    2022-11-13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主要发生在苗期、莲座期及包心初期。发病初期叶背出现水渍状稍凹陷的斑点,扩大后呈不规则形膜质角斑,湿度大时叶背病斑上出现菌脓,叶面病斑呈灰褐色油浸状,干燥时,病部易干,质脆,开裂,常与黑腐病复合侵染,加重腐烂,穿孔。防治方法:可于发病初期喷洒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倍,隔7~1O天喷1次,连喷2~3次。...阅读详情
  • 白菜菜青虫
    2022-11-13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1-2龄幼虫啃食叶肉,3龄以上可将叶片咬成空洞和缺刻,严重时仅存叶柄和叶脉。幼虫排出大量粪便,污染叶和菜心,其伤口易导致软腐病。用细菌性杀虫剂Bt乳油或青虫菌液剂500-800倍喷雾,或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或绿亨稳净2000-2500液均匀喷雾防治。...阅读详情
  • 白菜细菌性叶斑病
    2022-11-13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一、症状 苗期发病,主要为害叶片。先在叶背生水渍状小点,后于叶面形成0.2~0.5厘米黄褐或灰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坏死斑,边缘颜色较深,呈油渍状,有的相互连结成大斑块,天气干燥时,病斑质脆,致叶片干枯死亡。二、传播途径 病原细菌在种子或病残体越冬,成为 翌 年初侵染源,在田间借雨水及灌溉水和害虫传播蔓延,发病适温25~27℃,白菜进入莲座期至包心期遇有连阴雨,利于该病发生或流行,叶色深绿型白菜及连作地发病重。三、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喷洒14%络氨铜水剂350倍液,但对铜剂敏感的品种慎用。此...阅读详情
  • 白菜猝倒病的防治
    2022-11-13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种子播种后,在种子萌发或幼苗出土前发病,可造成烂种、烂芽。出土不久幼苗发病,其幼茎基部呈水浸状,淡褐色,继而缢缩变细呈线状。因病势来得极快,病苗倒伏于地时仍为绿色。后病苗枯死。土壤潮湿时,病苗残体表面及附近土壤表面有时长出一层白色霉状物。【病因】病菌的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体在土壤中的病残体和腐殖质上营腐生生活,并可长期存活。病菌在土壤中主要借雨水、灌溉水传播,带菌类肥、农具也能传播。病菌对温度适应范围较广,10~30℃均能发病。白菜多在土温较高时发病。土壤高温...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