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

  • 甜瓜细菌性叶斑病的防治
    2025-04-14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 (1)叶片发病时呈水浸状圆形斑点,逐渐发展为边缘黄褐色小斑点,扩大变褐,沿叶脉向叶柄发病,最后多个病斑愈合成大型褐色病斑。病叶背面不易见菌脓,病斑不呈多角形,这是与霜霉病的主要区别。(2)茎蔓发病为褐色病斑,接着病斑围茎扩大腐烂,茎蔓顶端出现枯萎,最后死亡。(3)幼果及未成熟果发病是在果皮上出现数量不等的绿色水浸状斑点,果实成熟后发展为不规则的中央隆起木栓化病斑,病斑周围仍是绿色水浸状,直接影响果实外观,使即将成熟的果实失去商品价值,减少经济收入。【病因】甜瓜细菌性叶...阅读详情
  • 竹笋枯梢病的防治
    2025-04-13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发生部位在当年新梢或枝条的节叉处。病斑初为浅褐色小点,不断向纵横扩展成棱形或不规则形,颜色呈酱紫色。当病斑绕主枝或枝条一周时,病斑以上叶片开始萎蔫、纵卷,而后枯黄、脱落。翌年春季,病斑处长出许多鼓起的黑色粒状子实体。【病因】病菌借水、风雨传播或人为传播。在发病区,凡遇7~8月份高温、干燥的年份,此病易流行。【防治方法】①在子实体产生之前砍除病株、病枝,是杜绝病原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②病菌侵入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1000倍液;50%托布津粉剂1:500-...阅读详情
  • 竹笋竹竿锈病的防治
    2025-04-13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竹竿被害后,病部变黑发脆,使竹林生长衰弱,发笋明显减少,重者全株枯死。病斑多发生在竹竿的中、下部。5-6月份产生黄褐色或暗褐色、圆点状或宽条状粉质的垫状物,即为病菌的夏孢子堆。夏孢子堆脱落后,病部呈黑褐色,并向病斑边缘蔓延,出现黄斑。黄斑呈点状或宽条状、锈色、革质垫状物,即为病菌的冬孢子堆。【病因】病菌以不成熟的冬孢子或以菌丝体在竹秆黄斑中越冬。菌丝体又可在活组织中存活多年,每年表现黄斑,井产生冬孢子和夏孢子。靠夏孢子随风传播,使病害蔓延扩展。竹林中新老竹子均可当年发病...阅读详情
  • 竹笋竹煤病的防治
    2025-04-13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开始在竹叶上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煤点,后扩大至全叶和小枝上,布满黑色煤污层,具煤污点的小枝或叶常伴随介壳或蚜虫危害。【病因】竹煤病由蚜虫或故壳虫的为害而引起。蚜虫和阶壳虫的分泌物正是煤病菌的营养来源。因此,蚜虫或协壳虫的为害常伴随有煤病的发生。在生长细弱而稠密的小竹上常易发生。引起竹子煤病的是真菌中的多种煤污病菌,其中以Meliola sp.为主。【防治方法】①在介壳虫、蚜虫的若虫活动时期,用40%乐果1000倍液或25%亚胺硫磷乳剂800-1000倍水溶液喷雾防治。②...阅读详情
  • 竹笋竹丛枝病的防治
    2025-04-13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叶片退化成鳞片状,节间缩短,小枝丛集成球,形如雀巢。4月下旬枝端鞘内开始产生米粒状物,即菌丝与寄主组织混合形成的假菌核,先后在菌核上产生有性和无性子实体,秋后菌核消失,多数老病枝枯死。【病因】竹丛枝病是由子囊菌亚门,球壳目,麦角菌科的瘤痤苗侵染所致。【防治方法】①加强管理,保持适当密度,并进行松土施肥,以促进竹生长旺盛。②及时剪除丛枝、并烧毁。⑶砍伐重病株,就地烧毁。...阅读详情
  • 刀豆白粉病的防治
    2025-04-14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害茎蔓及荚果。叶片染病,初期叶背出现黄褐色斑点,扩大后,呈紫褐色斑,其上覆有一层稀薄白粉。病原为子囊亚门的真菌。【病因】本病由真菌白粉菌侵染所致。【防治方法】①通过轮作,合理密植等农业防治措施可得到有效控制。②喷施石硫合剂、三唑酮等药剂防治。③在生长中、后期如遇连阴雨要监测发生情况,零星见病时,及时用甲霜灵锰锌或普力克、克露等药剂防治1-2次。...阅读详情
  • 刀豆根腐病的防治
    2025-04-14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根腐病发病症状其症状从7~8月份开始,病株下部叶片发黄,从叶片边缘开始枯萎,但不脱落。拔出病株,可见主根上部和茎的地下部分变褐色,病部稍下陷,有时开裂并深人到皮层内。剖视茎部,可发现维管束变褐,病株侧根很少,或侧根腐烂死亡。当主根全部腐烂时,病株即枯萎死亡。在潮湿的环境下,常在病部产生粉红色的霉状物。【病因】根腐病病菌以菌丝体、厚垣孢子或菌核在土壤、厩肥及病残体上以休眠或腐生方式越冬,成为主要侵染源,病菌也可混在种子间。病菌从根部伤口侵入,后在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灌溉水、耕...阅读详情
  • 刀豆细菌性疫病的防治
    2025-11-10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刀豆叶、茎、荚、种子均可染病,病部先生水渍状小斑点,后逐渐扩展,变为褐色或红褐色,荚染病多为红褐色,病斑圆形或不规则,荚、茎部染病的常溢有菌脓,似粘液层,干后呈干酪状,严重的病斑蔓延到豆粒上,致豆粒腐败和带菌。【病因】病菌主要在种子内或粘附在种子外越冬,播种带菌种子,幼苗长出后即发病,病部渗出的菌脓借风雨或昆虫传播。从气孔、水孔或伤口侵入,经2~5天潜育,即引致茎叶发病。病菌在种子内能存活2~3年,在土壤中病残体腐烂后即死亡。气温24~32℃,叶上有水滴是本病发生的重要温湿条件,...阅读详情
  • 刀豆花叶病毒病的防治
    2022-11-13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嫩叶畸形、变厚,叶片皱缩、褪绿、畸形,生长缓慢。【病因】花叶病毒病常发生于长年栽培蔬菜的地区。通常在播种前1个月至播种后持续高温少雨、干燥时发病。相反,播种前后降雨多,减少蚜虫发生量,病害也相应地减少。【防治方法】注意防治蚜虫、蓟马,摘除病果,发病初期使用2%好普600倍或20%病毒灵800倍+斯德考普8000倍,叶面喷施2-3次,提高植株抗病力。...阅读详情
  • 刀豆细菌性叶斑病的防治
    2025-06-02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叶片表面均匀分布许多近圆形病斑。【病因】刀豆感染了细菌性叶斑病。【防治方法】清除病叶,在病害发生初期使用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3%克菌康或3%佳爽)1000倍或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500倍叶面喷施2-3次,每4-6天一次。...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