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

  • 西葫芦炭疽病的防治
    2025-10-18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叶片病斑多从叶缘开始,初呈半圆形褐色病斑,后向内逐渐扩大并相互连合,致叶缘干枯,干枯部分隐现云纹,与健康部位交接处还可见黄晕。潮湿时斑面出现朱红色针头大的小液点病征。【病因】病原及发病规律与节瓜、冬瓜炭疽病相同。品种间抗病性差异尚缺调查。在近年国内推介的10个西葫芦品种中,对其是否抗炭疽病均无明确定论,有待各地进一步观察鉴定。【防治方法】防治西葫芦炭疽病,可按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要求,结合喷施叶面营养剂进行,从西葫芦开花坐果期开始,定期或不定期喷药预防3次...阅读详情
  • 大蒜软腐病的防治
    2025-05-20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发病多从11月份开始,于叶缘或叶中脉处发病,沿中脉形成黄白色条斑,湿度大时,病部呈黄褐色软腐,并有黄色菌脓出现。植株从下部叶片先发病,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后期轻者仅有2-3片叶稍绿,重者整株枯黄死亡。【病因】大蒜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也是大蒜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较大。大蒜软腐病在低温、高湿条件下易发,尤其以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地下水位高的土壤发病严重。加强田间防湿管理,保持土壤干燥,可使病情缓解。少雨年份和干旱地区一般发病较轻。【防治方法】1、宜选择地...阅读详情
  • 芹菜心腐病
    2025-05-20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表现 芹菜的心腐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主要发病症状是芹菜外叶深绿,心叶干黄、腐烂。发病条件 1.土壤中钙的含量缺乏;2.土壤中硼的含量缺乏,造成芹菜根吸收钙困难;3.土壤中盐类浓度过大,造成钙的吸收困难;4.在干燥情况下氮肥用量过多造成根吸收硼困难,导致钙的吸收不足。防治方法 调整土壤中氮磷钾硼钙等元素的含量。测土配方施肥。发病时可喷洒0.3%—0.5%的硝酸钙溶液。...阅读详情
  • 甘薯蔓割病的防治
    2025-05-20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侵染茎蔓、薯块。苗期发病,主茎基部叶片先发黄变质。茎蔓受害,茎基部膨大,纵向破裂,暴露髓部,剖视维管束,呈黑褐色,裂开部位呈纤维状。病薯蒂部常发生腐烂。横切病薯上部,维管束呈褐色斑点。病株叶片自下而上发黄脱落,最后全蔓枯死。【病因】病菌以菌丝和厚垣孢子在病薯内或附着在遗留于土中的病株残体上越冬,为初侵染病源。病菌从伤口侵入,沿导管蔓延,病薯和病苗是远距离传播的途径,流水和耕作是近距离传播的途径。土温27-30摄氏度,雨量大,次数多,有利于病害流行,连作地、沙土、沙壤土发病较重。【...阅读详情
  • 香菇褐腐病的防治
    2025-05-20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被病菌感染的幼菇。菇盖停止发育,菌柄变形膨大,有的完全歪扭畸形,形成马蹄状组织的异形物,其表面布满白色棉毛状小菌丝,随之转变成暗褐色,然后从幼菇组织中渗出暗褐色汁液,在细菌的作用下,菇体开始腐烂变臭。成熟子实体被侵染后,菌柄变成褐色,菌褶上出现白色菌丝,严重时包被整个菌盖、菌盖产生许多瘤状凸起,子实体失去商品价值。【病因】病原菌为疣孢霉。疣孢霉是一种土传真菌,主要分布在表土层2-9厘米处。在地栽香菇中,病原孢子主要来源于覆土,其次是人、昆虫、工具和水等。温度在18℃以上时易发生,...阅读详情
  • 甘薯花叶病的防治
    2025-05-20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育苗时带病种薯发芽数多,叶片全部发病,皱缩细小,叶脉淡黄透明,后期形成花叶状。病苗栽植大田后,叶片畸形,结薯小。【病因】带病薯块,育苗期长出病苗,病苗栽植大田,又结带毒小薯块。春季温度低最常见,夏季温度高不表现,到晚秋气温降低后,又出现花叶症状。【防治方法】 一是加强苗床检查,发现病苗,连同薯块一起挖除,保证病苗不下大田栽植;二是建立无病留种地,从无病株上留种薯。...阅读详情
  • 甘薯黑斑病的防治
    2025-05-16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本病在甘薯苗床、大田和贮藏期皆可发生,主要为害薯苗和薯块。薯苗染病,多在近地际茎基部现近圆形、黑色陷斑,其幼茎、须根亦变黑腐烂,终致死苗烂床”。大田期和贮藏期薯块染病,薯块上现膏药状青黑色陷斑,并深入薯肉,味苦。潮湿时斑面初现灰色霉层(病菌无性态分生孢子及厚垣孢子),后现黑色刺状物(病菌有性态子囊壳)。病薯不堪食用[症状] 甘薯在幼苗期、生长期和贮藏期均能遭受病菌为害,主要为害块根及幼苗茎基部,不侵染地上部分。育苗期病苗生长不旺,叶色淡,茎基部长出黑褐色椭圆...阅读详情
  • 甘薯干腐病的防治
    2025-05-15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侵染薯块,发生于收获初期和整个贮藏期。发病初期,薯皮不规则收缩,皮下组织呈海绵状,淡褐色,后期薯皮表面产生圆形病斑,黑褐色,稍凹陷,轮廓有数层,边缘清晰。剖视病斑组织,上层为褐色,下层为淡褐色糠腐。【病因】病菌在种薯上和土壤中越冬,为第二年初侵染病源。用病薯育苗,可直接侵染幼苗。带菌薯苗在田间呈潜伏状态,成熟期病菌通过维管束到达薯块。发病适温为20-28摄氏度,30摄氏度以上病情停止发展。【防治方法】—是适时收获,适时入窖,避免霜害; 二是清洁薯窖,消毒灭菌。旧窖要打...阅读详情
  • 甘薯斑点病的防治
    2025-05-15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叶上病斑圆形至不规则形,初期红褐色,后变黄褐色或灰色,边缘稍隆起,斑中散生小黑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病因】北方地区病原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上越冬,第二年散出分生孢子传播侵染。南方周年种植甘薯,病叶上分生孢子借雨水传播重复侵染。雨水多,田间湿度大,发病重。【防治方法】一是清除病残体;二是发病初期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5-7天喷1次,共喷2-3次。...阅读详情
  • 空心菜炭疽病
    2025-05-15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表现 主要危害叶片,茎部也可受害。叶片发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半圆形或不定形,褐色,发病与健康部位界限明晰,斑面微具轮纹,并可见小黑点病症(分生孢子盘),病斑相互连合,病部易破裂或部分脱落,终致叶片枯黄,不能食用。茎部病斑近椭圆形至梭形,褐色,稍下陷。发病条件病菌以菌丝体和分孢盘随病残体遗落在土中存活越冬,分孢盘产生的分生孢子作为初侵与再侵接种体,借助雨水溅射而传播,从伤口或表皮侵入致病。高温多雨的季节及天气有利于发病。偏施氮肥,植株生长过旺,株间郁闭的田块和植株易发病。品种间抗病性...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