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
-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在气候条件较差,风大沙多,十年九旱,尤其是春旱伏旱严重的地区,节水灌溉对玉米夺高产影响极大。如何在降水偏少和水资源不足的条件下,适应玉米的生育特点,合理用水,科学浇水,充分发挥有限水的利用率,巩固提高玉米产量,需推广节水栽培和节水灌溉技巧。一、地膜覆盖、合理中耕节水栽培技巧地膜覆盖可起到增温保墒的作用。温度低,气候单调,蒸发量大,露地玉米经常因底墒不足出苗迟,生长迟缓。地膜覆盖后,可减少泥土水分蒸发,地温增高,增进玉米苗发育生长。地膜覆盖较露地种植,通常株高增长20厘米以上,抽雄较露地早...阅读详情
-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玉米纹枯病是近年来发生危害日益严重的一种病害,主要表现为在叶鞘和果穗苞叶上的病斑为圆形或不规则型,淡褐色,水渍状,病、健部界线模糊,有时在茎基部数节出现明显的云纹状病斑,果穗苞叶上的云纹状病斑也很明显,造成果穗干缩、腐败,病株茎秆松软,组织解体。一般在玉米拔节期开始发病,抽雄期病情发展快,吐丝灌浆期受害重。近年来玉米纹枯病发病面积逐年增多,已成为制约玉米高产高效、优质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有效防治玉米纹枯病对提高产量和效益十分重要。对该病要采取农业措施与化防相结合的综防措施,可有效控...阅读详情
-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一、 黑粉病症状玉米黑粉病是局部侵染性病害,侵染时间长,玉米苗期至成熟期均可侵染。苗期发病时,靠近地面的茎基部或叶片背面产生小瘤状物,茎基部黑粉瘤膨胀较大,严重时,可致使幼苗枯死。成株病害以雌穗发病危害*重,发病时果穗的上半部或个别子粒上产生瘤状菌瘿,严重时全穗形成畸形菌瘿,初为白色,以后渐变为灰色,后期形成白灰色至黑灰色的薄膜,薄膜破裂后,散发黑灰色的粉末(即冬孢子),冬孢子可立即萌发,进行再次侵染。河北省玉米黑粉病以成株病害为主,苗期发病较少。二、发病规律病菌以冬孢子在土壤中及病残体...阅读详情
-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玉米拔节到抽雄称玉米的穗期,从抽雄到成熟称玉米的花粒期。根据玉米生育特点,这一时期的管理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着玉米的增产丰收:一、追肥 玉米全生育期追肥大致分为两次,*次在拔节期,第二次在大喇叭口期,追肥应占总追肥量的30%至40%,亩用量约15公斤,大喇叭口期60%至70%,约20公斤左右,追肥以氮肥为主。以深施效果*,可有效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并有利于根系吸收,起到增产作用。施肥深度应掌握在9厘米至10厘米,施肥深度在拔节期浅一些,行侧距植株5厘米至8厘米,穗期适当深些,行侧距植株15厘米...阅读详情
-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夏玉米一增四改”高产栽培技术,其核心内容是: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型品种、改套种为直播、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作业。一、合理增加种植密度一般大田耐密紧凑型玉米品种留苗4000-4700株/亩,大穗型品种留苗3500株/亩左右。 二、改种耐密型品种1、品种选择。选用高产耐密型品种,如郑单958、浚单20、登海661(超试1号)、登海605(超试6号)等。2、种子选用及处理。种前应对种子进行筛选,剔除残粒和病粒,经筛选的种子应籽粒饱满、均匀一致。精选后的种子应...阅读详情
-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一)蔓枯病。叶部发生淡黄色乃至黑褐色同心轮纹状凹陷病斑,总之生裂纹。茎部先发生浸状部分,总这分泌红褐色脂状物,*后成灰褐色木栓状干枯病斑,病斑上有小黑点(子事囊壳)为其特性。病斑常在根头或茎节部发生,根头常肿胀使整株萎凋枯死(俗称败头)。防治法:选用蔓枯宁800倍液喷雾。每隔5~7天*,连续4~5次。茎杆患病处用蔓枯宁或53.8%的氢氧化铜加水10倍泫涂株,发病时每隔5—7天*。(二)霜霉病。多由基部老叶开始发病,初为不明显的淡黄色小斑,继之以叶脉为界呈多角形黄褐色明显病斑...阅读详情
-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优质精品瓜生产过程中对病虫害防治不仅要做到控制病虫害,而且要使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不影响到精品瓜的优质;无公害性。因此,优质精品瓜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就要做到无公害防治。病害的发生与土壤、气候、栽培管理等多种因素相关,所以采取单一的防治措施效果不佳,而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从加强栽培管理入手,协凋好各种措施,进行综合防治。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植物检疫植物检疫是病虫害防治的*环节。不论从哪里引进种苗,应通过有关部门检疫,这样可有效地防止危害性的病虫及其他有害生物随种苗在瓜田传播和蔓延,(2)做好...阅读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