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硫酸铜是治疗鱼病的常用药物,但因一些使用者不谙药性,常造成一些危害。1 病例例1:1987年3月,莲塘水产场用硫酸铜0.7g/m3杀灭亲鱼池青苔,三天后亲鱼全部死亡。水质分析,氨含量0.35g/L。 例2:1999年8月30日至31日,南昌县八一乡养殖户所养的一口0.67hm2,水深1m的肥水鱼种池,因天气闷热,暴雨,连续两天死鱼,每天约10kg,主要是鲢鱼、草鱼种。31日因检查有少量车轮虫而施硫酸铜4kg(合0.6g/m3)及晶体敌百虫3kg(合0.45g/m3)。9月1日、2日大面积死鱼,共计约100...阅读详情
-
含有各种化学毒物的工业废水大量排入江河湖海,使生活在这些水域里的鱼类发生中毒,多种化学毒物长期汇集在鱼鳃、肌肉和脂肪里,致使鱼体带毒。人如果吃了这些有毒的鱼,也将会中毒,甚至致畸、致癌。您到市场购买鱼时,要特别注意鉴别。方法有:看鱼形:污染严重的鱼,形态不整齐,头大尾小脊椎弯曲甚至出现畸形,还有的皮肤发黄,尾部发青。看鱼眼:带毒的鱼眼睛浑浊,失去正常的光泽,有的甚至向外鼓出。看鱼鳃:鳃是鱼的呼吸器官,相当于人的肺。大量的毒物可能蓄积在这里,有毒的鱼鳃不光滑,较粗糙,呈暗红色。闻鱼味:正常的鱼有明显的腥味,...阅读详情
-
为迎合市场及消费者的需求,提高鳖的品质和养殖效益,我们于2005年进行了鳖鳜生态混养试验,获得了成功,现将鳖鳜池塘生态混养技术总结如下:一、池塘建设1.池塘条件试验池选择靠近水源,水质好,溶氧高,天然饵料来源广,环境安静,进排水方便的池塘,面积3亩,水深1.5米,池底平整,底泥10~20厘米,坡比1∶(2~3)。2.防逃设施池塘四周用钙塑板或废旧的印刷铝板在池塘上埂围成圆弧形的防逃墙,埋入地下20厘米,池埂上高度50厘米。3.食台和晒台在池内背风向阳一侧的埂边铺设细沙,供鳖晒背;在池中用竹竿制成面积1平方...阅读详情
-
在水产养殖中,饲料费用占养殖成本的60%以上,降低饲料成本是增加养鱼效益的关键。应用光合细菌,把农作物秸杆(如麦秆、稻草、玉米秆、花生壳等)生产成为鱼生物饲料,不但养殖效果显著提高,而且饲料成本大幅降低。兴合细菌能产生多种促长因子、促免疫因子、辅酶Q等,促进幼体生长发育,在水产养殖上有如下作用:(1)大中幅度减少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消除“死鱼“现象;(2)增加水体含氧量,减少、消除鱼的“浮头“现象:(3)减少开增氧机时间,减少换水,节电省工,生产成本身显著降低;(4)特别显著提高幼鱼、苗和成虾的成...阅读详情
-
白头白嘴病(金鱼、锦鲤最易感染此病):病原体:是由一种粘细菌感染引起的。症状:发病时,病鱼的额部和嘴部周围的细胞坏死,色素消失而表现白色,病变部位发生溃烂,有时带有灰白色绒毛状物,因而呈现“白头白嘴”症状。在水面游动之病鱼,症状尤为明显。当病鱼离水后,症状就不显著。严重的病鱼,病灶部位发生溃烂,个别病鱼头部出现充血现象,有时还表现白皮、白尾、烂尾、烂鳃或全身多粘液等病变反应。病鱼一般体瘦、发黑,呼吸加快,食欲不振,游泳缓慢,不断地浮出水面,不久即死亡。此病是一种暴发性疾病,发病极快,传染迅速,数日之间可全...阅读详情
-
罗非鱼是原产于热带、亚热带的暖水性鱼类,其生长旺盛期在每年的5月至10月,如何在这一段高温季节内促使罗非鱼尽快达到上市规格,主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提高水位,增加养殖水体容量进入5月以后,由于连续高温,水体表面蒸发量大,水位下降,加上罗非鱼养殖前期规格小,池塘负载量不高,为了提高水温和肥度,一般养殖塘水位都不高,而到了高温期间,罗非鱼真正进入旺食快速生长期,池塘负载量增长。为此,在这一段时间内要提高养殖水位,增加养殖水体容量,在高温季节,池塘水位应保持在2-3米,并随时加注新水,以防水位下降,影响罗非鱼生...阅读详情
-
在集约化渔业生产过程中,饲料投喂的管理是整个生产管理中的主要环节之一,在饲料投喂过程中往往会发生鱼类摄食饲料量减少的现象。笔者根据生产中的不同情况,将养殖鱼类摄食饲料量减少的原因分述如下:第一种情况:鱼正在发病,引起鱼类摄食饲料量减少。如鲫鱼内孢子虫病、草鱼三病、斑点叉尾鱼回出血病、肠炎等病发时,鱼的摄食量显著减少。当草鱼种、鲫鱼有大量车轮虫寄生时会发生在饲料台前打转狂游的现象,影响摄食,摄食量减少。这种情况发生于发病初期,一旦出现摄食量减少,要引起重视,马上对鱼体进行检查,针对具体情况,对病害进行预防和...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