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1、池塘准备。要求池塘面积在1300--2000平方米,水深1.50米左右,排注水方便,水质良好,池周围无杂草。每亩池塘用生石灰125--150千克消毒。鱼苗下塘前1周注水50厘米深,每亩施发酵人畜粪肥250--400千克。2、鱼苗放养。施肥1周后,水色呈淡黄色或淡油绿色时,鱼苗下塘。用尼龙袋运鱼苗的,应先把尼龙袋放在鱼池水面上1小时左右,使袋内水温与池水水温大致相同,然后把鱼苗放到纱布网箱内暂养,半小时后投喂熟蛋黄水1次,等鱼苗饱食后,轻翻网衣,使鱼苗自然游入塘内。若鱼苗运到时,遇风雨或低温天气,要将鱼...阅读详情
-
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akaara)营养价值较高,属于高档优质鱼类。浙江省温岭市于2002年引进赤点石斑进行网箱养殖,获得成功。随后,为探索赤点石斑鱼的池塘高效养殖,笔者又从福建、舟山、温州等地引进自然种苗开展试养,积累了一些技术与经验,现将赤点石斑鱼围塘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养殖条件1.池塘条件赤点石斑鱼放养的池塘底质以沙质或泥沙质为好,适宜池塘面积5亩~15亩,水深2m以上。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且无污染,日最大换水量达50%以上。进水口安装过滤网设施,防止敌害生物进入池塘。养殖最适水温2...阅读详情
-
生物环境因子与鱼类养殖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有些水生生物对鱼类的增殖有利,这表现在:第一,水生生物为鱼类提供饵料,如在浮游动物中,多种原生动物、轮虫和剑水蚤等可以作为鱼苗、鱼种和鳙鱼的适口饵料;在浮游植物中,金藻、硅藻和黄藻等可供鲢鱼滤食;各种底栖动物如螺、蚌、水生昆虫和水蚯蚓等可作为青鱼和鲤鱼的优质饵料。第二,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利于改善水质,为鱼类提供氧气。值得注意的是在水体中,有些水生生物对鱼类的增殖有害。如池塘水体中微囊藻大量繁殖死亡后分解产生有毒物质,会使鱼类中毒死亡;池底青泥苔过多时会大量吸收养分...阅读详情
-
一、体质要求为适应复杂的长途运输前后的操作过程,要求鱼苗鱼种规格一致,躯体匀称,背尾饱满,鳞鳍完整无创伤,游动活泼。二、拉网锻炼鱼苗应在肉眼看到鳔点出齐,开口吃食,体呈淡黑色时起运。如运输时间在12小时以上时,体色还应浅些。鱼种起运前1~3天必须拉网锻炼,使鱼体预先排空肠内粪便和减少体表粘液,体质结实,习惯密集环境,一般长途运输须密集锻炼2~3次,短途运输1次即可。三、温度要求运输鱼苗水温应控制在10℃~20℃,鱼种应控制在8℃~15℃。0℃以下时,不宜运输,原因是容易损伤鳞片。夏季高温时,可用冰块降温运...阅读详情
-
罗非鱼具有食性杂、耐低氧、耐高温、饲养周期短的特点。因此,罗非鱼成为稻田养鱼最佳的选择对象之一。稻田饲养罗非鱼,要加高田埂50厘米,开挖鱼沟和鱼溜,做好进、出水口的拦鱼设施等。待插秧后7~10天,待稻秧转绿返青扎根后就可放鱼。在不投饲的情况下,每0.07公顷(1亩)稻田可放养2~2.5厘米夏花鱼种400~500尾;若适时投饲,则可提高到800尾。...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