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随着近年来特种养殖业的兴起,养鹑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但疾病对养鹑业常造成很大危害,制约着养鹑业的发展。鹌鹑个体小,饲养密度高,生长期短。一旦发生疾病,死亡率高,蒙受损失较大。因此,养鹌鹑必须做到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鹌鹑病的防治措施包括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机体抵抗力;搞好鹑舍及环境的清洁卫生,杜绝传染源;经常检查鹑群,及时防病治病。一、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机体抵抗力鹌鹑本身对多种疾病具有天生的抵抗能力,但不同的鹑场的鹌鹑对疾病抵抗力有较大的差别,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是提高鹌鹑抵抗力的重要措施。二、建立卫生、消毒制...阅读详情
-
鹌鹑常见有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代谢性疾病,普通病常见有胃肠炎、脱肛等。一、新城疫鹌鹑新城疫多在鸡新城疫流行后期发生,该病毒侵入机体后引起败血症,死亡率较高。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秋两季多发。病禽的唾液、粪便等均含有大量病毒,通过饲料、饮水和用具传染健康禽。病禽在咳嗽或打喷嚏时,也可通过空气传播病毒。病初一般出现神经症状,头向后或偏向一侧,口中流出液体,食欲不振,拉绿白痢,软壳蛋和白壳蛋增多,一般2-3天死亡。急性病例则起呼吸困难,神经紊乱,很快死亡。以40-70日龄青年鹑发病较多,7月龄以上发病率...阅读详情
-
做好降温工作 绿化降温:在鹑舍朝阳面搭设凉棚,种植藤本植物遮阳。喷水降温:中午向舍内喷两次水,可使气温降低5℃。添喂西瓜皮:在饲料中添入20%-30%新鲜捣碎的西瓜皮,具有防暑降温的功效。饮冷水:冷水能刺激鹌鹑的采食欲。通风降温:鹑舍要打开门窗,安置排风扇、换气扇等设备,加强通风。 使用高浓度日粮 鹌鹑日粮中的粗蛋白质要不低于22%。为保证其采食量,应在每天早上和傍晚气温凉爽、鹑群活跃时喂食,同时在其饮水中加入2%的氯化钾更好。 补充维生素及药物 喂维生素C:维生素C有提高产蛋率、受精率而且能参与蛋壳中钙...阅读详情
-
4、新城疫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病鹑表现精神不振,厌食,产蛋量骤减,软壳、白壳蛋增多,拉绿色或白色粪便,神经紊乱,呼吸困难,流涎,翅下垂,头向后或偏向一侧,2-4天死亡。剖检可见腺胃、肠道及卵巢有明显的出血点。防治:幼鹑5-7日龄时用新城疫II系疫苗饮水免疫,也可用活弱毒疫苗喷雾免疫,产蛋前再免疫一次。也可用灭活疫苗肌肉注射,35日龄前后0.3毫升/只。弱毒疫苗与灭活疫苗并用,可起到强化免疫效果。5、马立克氏病由疱疹病毒引起。病鹑表现消瘦、产蛋率下降,严重者脚瘫软,胫部着地行走,易误诊为维生素B2缺乏症,最后...阅读详情
-
种用仔鹑均实行限制饲喂。肉用仔鹑(含淘汰的种用仔鹑)至育成期结果(有时经育肥)时上市。公鹑性成熟早于母鹑10?14天,但体重低于母鹑,至40日龄左右便有求偶与交配行为,其标志还表现在泄殖腔腺已发达并分泌泡沫状物。种用仔鹑多在5?6周龄进行选种,编号登记后转入种鹑舍。肉用鹑基本上采用蛋用鹑的管理原则,只是其饲养标准较高,有些单位采用雏火鸡的饲粮,效果尚可。欧美国家采用“平??笼”结合方法,即前期平养,20日龄后笼育,也有的于25日龄后再转入育肥笼育肥。其笼高12厘米,80只/平方米,暗光照,笼顶采用纱布或塑...阅读详情
-
1、溃疡性肠炎①流行特点:本病1907年首先在美国的鹌鹑上发生,故又称鹌鹑病,在自然情况下,鸡、、鸽、野鸡均易感染,且以4-12周龄的鸡和鹌鹑多发,呈地方流行,本病经粪便传播。②临床症状:急性死亡后,往往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且多发生在发育良好、肌肉丰满、脂肪丰满、嗉囊中充满食物、伴有白色水样稀便的禽只。随着疾病的发展,出现精神食欲不振、身体蜷缩、羽毛被粪便污染、蓬乱并失去光泽,病程一周以上时,禽体极度瘦弱,胸部肌肉发生明显萎缩。③病理变化:早期病变是在各部位肠壁可见有小的黄色坏死溃疡,边缘呈现环形出血,...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