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植技术
-
学名Ostriniafurnacalis(Guenee)鳞翅目,螟蛾科。主要分布在亚洲。我国除青藏高原玉米区末见报道外,广布全国各玉米种植区。寄主玉米、高粱、谷子、棉花、大麻,此外也能为害小麦、大麦、马铃薯、豆类、向日葵、甘蔗、甜菜、茄子、番茄等20多种植物。为害特点:玉米心叶期幼虫取食叶肉或蛀食未展开的心叶,造成“花叶”,抽穗后钻蛀茎秆,致雌穗发育受阻而减产,蛀孔处易倒折。穗期蛀食雌穗、嫩粒,造成籽粒缺损霉烂,品质下降。减产10%—30%。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0—13mm,翅展24—35mm,黄褐色蛾子。...阅读详情
-
玉米粒因其营养较丰富,制作的菌种具有菌丝萌发早、吃料快、抗衰老能力强、产量高等优点。一般是采用单一的浸泡法或煮熟法,因为用石灰水浸泡、水煮时间掌握不当及所用的药品残留对菌丝生长有不良影响,笔者经多次改进,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玉米粒浸泡和水煮。选无霉变、颗粒饱满的玉米粒,先用清水浸泡10小时--12小时,捞去漂浮的玉米粒,然后再煮3小时--4小时,勤搅拌,多补水,至玉米粒无白心时为宜。2.装袋(瓶)灭菌。将沥净水的玉米粒加玉米干重10%的辅料(辅料配方为:棉子皮78%,麸皮20%,石膏1%...阅读详情
-
玉米大垄双行地膜覆盖(简称玉米“大双覆”)是一项能够提高光能及水肥利用率、增加积温,显著提高产量的先进栽培技术。该项技术适宜我省玉米主产区,尤其是西部干旱地区和东部半山区。据了解,今年我省计划在玉米主产区推广玉米“大双覆”栽培技术500万亩,计划增产25%。有关农业专家介绍了技术要点:选择平坦、深厚、中等以上肥力,排灌条件好的地块,整地要求平、细,并注意保墒;地膜覆盖栽培由于温、湿度适宜,地下害虫发生较重,要采用种子包衣剂进行包衣后再播种;施肥要做到农、化肥结合,搞好养分平衡施肥。尤其氮肥和钾肥用量要充足...阅读详情
-
高台县位于河西走廊中部,辖9个乡(镇),135个行政村,总耕地面积2.17万公顷,属一熟制灌溉农业区,是全国重点商品粮基地县之一。玉米是高台县的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004~2006年稳定在0.49万公顷左右(2004年0.51万公顷,2005年0.46万公顷,2006年0.51万公顷)。玉米黑粉病过去在我县一直是零星发生,常年发病率2%~3%,基本不造成为害。但随着制种玉米面积的扩大,制种新品种(组合)的无序引进和农业生态环境的变化,玉米黑粉病的发生为害也日趋严重,一般田块发病率在5%~15%,高者...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