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种植技术
-
黑峰系4倍体欧美杂种。该品种比巨峰着色好,在高温地区栽培,着色也达到浓紫黑色。成熟期与巨峰相同,单果穗重400克,落花落果少。果粒短椭圆形,单粒重12克,糖度19.6度,有草莓香味,很少有裂果。该品种抗病性强,最适宜我国南方高温多湿地区栽培。...阅读详情
-
该品种为欧亚种,由白玫瑰与绯红杂交育成。植株长势中等。芽眼萌发率较高。结果枝占总芽数的60%。果穗大,平均重347.4g,最大穗重1200g、果粒着生紧密,近圆形,果面有浅纵状沟棱,平均粒重7g,最大粒重14.3g。果实为玫瑰红或紫红色,果皮中等厚,果粉薄。肉质脆、汁多,有浓玫瑰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甜酸可口,品质上等。露地果实7月下旬成熟。...阅读详情
-
白罗莎里奥葡萄属欧亚种.2003年从El本引入。果穗圆锥形,无副穗,穗均重600g,果粒短椭圆形,鲜绿色,粒均重12g。果皮薄而韧,无涩味,果粉厚;果肉质厚爽脆、无肉囊.多汁。纯甜.有淡玫瑰香味。含可溶性固形物19%~22%,鲜食品质极上。果粒含种子多2粒,种子与果肉易分离。在昌黎地区.果实9月中旬成熟,果实发育期145d(天)左右。植株生长势强,枝条易成熟,隐芽萌发力差,芽眼萌发率60%~70%。夏芽副梢结实力强,丰产.果实耐贮运。适应性广.抗各种真菌病害能力比其他欧亚种葡萄强。...阅读详情
-
葡萄黑痘病,又名疮痂病,俗称鸟眼病。全国各地都有分布。春、夏两季,多雨潮湿时发病严重。黑痘病主要危害葡萄的幼嫩部分,如果实、果梗、叶片、叶柄、新梢。观察此病时,重点看嫩叶最为直观。黑痘病表现在叶片上,开始如针头大小褐色斑点,周围有黄色晕圈。而后,斑点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灰白色,稍凹陷,边缘褐色或紫色,直径1~4毫米。严重时,幼叶全黑、焦枯。黑痘病的病原菌是葡萄痂囊腔菌。属于囊菌亚门,无性阶段葡萄痂圆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潜伏于病蔓、病梢等组织越冬。第二年4、5月间产生新的分孢子,借风雨...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