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

  • 高海拔地区夏季秀珍菇无公害栽培技术
    2022-11-10
    秀珍菇,亦称黄白侧耳、肺形侧耳、袖珍菇、姬平菇、小平菇等,分类学上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因其形态秀丽,味道鲜美而得名。秀珍菇富含蛋白质、糖分、维生素和铁、钙等微量元素,尤其是蛋白质含量高于蘑菇、香菇、草菇等食用菌,因此又有“菇中极品”之称。秀珍菇既可炒食煮汤,亦可用于烫火锅,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市场销量及栽培量逐年上升,是一种极具开发前景的食用菌。为充分利用浙江省庆元县东部高山台地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及生态资源,我们在庆元县荷地镇开展了秀珍菇夏季无公害栽培。通过连续三年的...阅读详情
  • 蘑菇的须防白腐病
    2022-11-10
    蘑菇白腐病又叫褐腐病、水泡病,是蘑菇病害中发生最普遍、为害最严重的一种病害。秋季栽培的蘑菇发病重于春菇。被害的蘑菇最初在菌盖及菌柄的表面发生褐色瘤肿,以后逐渐增多,严重时病部形成一层白色霉。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防治:及时清除病菇。发现病菇时,应立即将病菇连同菌丝体以及10厘米深处的培养料一起挖出烧毁或深埋,病穴用消毒土填平。同时用4%福尔马林消毒工具,预防病菌传染。降低温度、湿度在不使菇房冷却的条件下,开窗通风,降低温、湿度。控制空气相对湿度在95%以下,温度降至17℃以下。药剂防治。在菇长出之前,用1∶2...阅读详情
  • “波浪式”栽菇产量高
    2022-11-10
    波浪式栽培模式是在铺料播种时,将床面的培养料,铺成一种起伏不平的波浪状。此种栽培模式的平面与平面栽培床面相比,出菇面积可增加50%以上;在排除料内有害气体、调控料温等方面均优于平面栽培法;在不增加任何投资的前提下,单位面积产量可提高30%~40%。实施方法为生产前期的配料、发酵、栽培场地的整理、消毒和栽培后期的各项管理工作等生产程序与常规栽培方法相同,不同点在于:一是箱面宽度设计为1.2米,有利于提高普通农用薄膜的利用率;二是采用分层播种,即2层料2层种,可加快发菌速度;三是在铺料播种时,在箱面按等距离纵...阅读详情
  • 真姬菇杀青
    2022-11-10
    去根、分株后的鲜菇要及时进行杀青处理。杀青的方法是在不锈钢锅中,加水至3/4,用大火烧沸,将占水重2/5的鲜菇轻轻放入沸水,轻轻把漂在水上的菇按入水中,待水再次煮沸后继续煮4min左右,将沸水中的菇捞入一个较大的冷水盆中进行冷却。熟透的菇在冷水中冷却后很快下沉,不下沉的菇便是没有煮透,要重新煮过。煮菇量大时,冷却水会很快升温变热,因此要勤换冷却水,最好采用两次冷却法,以保证菇盖和菇柄原有的色泽和达到彻底冷却的目的。...阅读详情
  • 怎样配制蘑菇肥
    2022-11-10
    1、取黄豆500-1000克浸泡后磨成浆,滤去杂质,加清水50公斤搅匀喷施。能使菇面薄膜增质、白嫩,菇脚粗大,可增产8%-15%。2、用50公斤清水加入食盐150-250克,搅溶后喷施。喷后菇色洁白,菇体粗壮质好,且可增产12%-17%。3、用50公斤清水加入纯酵母粉25克,搅匀后喷施。可促进子实体形成、菇体健壮,产量可提高20%左右。4、用葡萄糖粉500克,对水25公斤,溶化后喷施,有利于增产。也可用白砂糖代替,但喷后要注意防止蚂蚁危害。...阅读详情
  • 双孢蘑菇发酵土细泥砻糠土配制法
    2022-11-10
    目前国内应用的覆土材料大致有5种,即粗细土、混合土、河泥砻糠土、细泥砻糠土、发酵土。细泥砻糠土和发酵土是根据我国蘑菇栽培方式和农村条件研制的两种制作简便和有良好效果的覆土材料,具有较大饱和含水量、较好的持水性和较大的孔隙度,含有适量的有机质,是目前最为理想的人造覆土材料之一,现将发酵土、细泥砻糠土的配制方法介绍如下。一、发酵土发酵土是在泥土中加入适量的干牛(猪)粪等物质,在适温条件下,通过厌气发酵,使泥土的物理性状和某些物质含量发生变化,成为具有良好覆土特性的覆土材料。它含有适量有机质,具有较大的饱和含水...阅读详情
  • 蘑菇土法施肥可增产
    2022-11-10
    要使蘑菇高产,必须适当追施肥料。根据许多地方的菇农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采用以下九种土法施肥,会有很好的增产效果,请广大菇农在实践中不妨选用。施蘑菇汤。将蘑菇在采收、加工切下的菇脚和碎菇等集中洗净,切成薄片,每公斤料加水1--1.5公斤,煮沸15分钟,取滤汁加水稀释成10--15公斤,喷蘑菇菌床30--40平方米。在出菇高峰时使用,可使子实体肥厚和延长出菇高峰期。施粪土肥。将猪粪、牛粪晒干后粉碎,用石灰溶液预浸堆制15天,再加入粪肥数量5%的肥泥和少量草木灰拌和后,在出菇时清洁床面,削除老根,用手撒于床面,可...阅读详情
  • 10种地产精品菇菌介绍
    2022-11-10
    闽东地处福建东北部,依山临海,有典型的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极适合各种野生菇菌生长,菌类资源相当丰富,现介绍10种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精品菇菌。一、美味牛肝菌是一种驯化中极美味的野生菌。出口远销欧美各国,尤受法国、意大利人所喜爱。该菌形体肥厚,俗称大脚菇,每年春秋多雨时生在阔叶林下,形成菌根,人工栽培难度大,目前产量靠采集野生资源,应组织力量攻关开发。宁德市屏南县、福安市数量居多。人工驯化目前以人工促进技术为主。二、羊肚菌是世界公认最著名的食用菌之一。为驯化中的食用菌,因香味独特...阅读详情
  • 蘑菇“怪胎”巧预防
    2022-11-10
    蘑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会出现畸形菇、地蕾菇、红根菇等“怪胎”劣质菇,影响蘑菇的产量和品质。现将蘑菇常见“怪胎”的成因及其预防方法介绍如下:畸形菇通风不顺畅、菇室二氧化碳含量超过0.3%时,易出现畸形菇。出菇部位过深,在粗土缝间长出的菇也往往呈畸形。应重点注意菇房的通风换气。地蕾菇培养料入菇房时湿度过大,粗土调水时菇房通风太久,覆盖细土过迟,温度较低等,容易产生地蕾菇。应掌握喷水适量、通风适时,使菌丝吊在黏土之上、细土之下。红根菇栽培料偏酸,出菇前高温阶段田水过多,覆土层含水量过大,追施葡萄糖超量,菇房通...阅读详情
  • 蘑菇病虫害的几种防治方法
    2022-11-10
    一、蘑菇褐腐病:又名蘑菇疣孢霉病、水泡病、白腐病等。是当前蘑菇栽培中为害最大的病害。除了为害蘑菇外,还可为害平菇、草菇、银耳、灵芝等。该病在蘑菇不同发育阶段发生表现症状不同,蘑菇开始扭结形成幼小菇蕾时(子实体未分化时)易受侵染,形成硬马勃状的不规则组织块。上覆1层白色绒毛状菌丝,以后变暗,最后变为暗褐色,从病组织中渗出暗褐色液滴。覆土下面的小菇蕾也可受感染,在覆土表面出现一些白色菌丝的小斑点。在菌柄和菌盖分化之后感病,菌柄变成褐色。子实体发育末期,菌柄基部受感染产生淡褐色变色。发病严重时,第一批菇颗粒无收...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