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

  • 番茄肥害的防治
    2025-04-19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植株 受害初期,叶片表面出现白色或灰白色不规则斑点,随病情发展,斑点扩大,坏死斑中部有时呈枯绿色,后期穿孔。与病害不同的是,枯斑不会无限扩大。在高温、干旱条件下病情发展十分迅速,叶缘枯焦。【病因】一次性大量施用化肥,番茄根系受害,吸收功能降低,使叶片受到影响,导致上述症状。【防治方法】科学施肥,施肥量不可过大,施肥要均匀,施肥后立即浇水或随水施肥。出现症状后立即浇水,一般浇水2~3次后肥害即可解除,此时,叶片上的病斑不再扩展,坏死部分干枯或穿孔,植株恢复正常生长。...阅读详情
  • 冬瓜绵腐病的防治
    2025-04-18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病原 Pythium aphanidermatum·称瓜果腐霉菌。【症状】 冬瓜苗期发病,引起瓜苗摔倒;病苗茎基部给缩变软、折倒;成株期发生多起“果腐“或“绵腐“,病部变褐、变软,表面覆盖白色绵毛,潮湿时外观为湿水棉花状,故称“绵腐“。【病因】 病菌以菌丝体和卵饱子随病残体遗落土申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萌发产生饱子囊和游动饱子,游动饱子借水流或雨水溅射传播,成为初侵染和再侵染源。生长季节中雨水频繁域值地高湿有利本病发生。【防治方法】 (1)做好田间卫生,及时收集病...阅读详情
  • 番茄放射状纹裂果的防治
    2025-04-19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放射状纹裂果表现为以果蒂为中心,向果肩部延伸,呈放射状开裂,一般始于果实绿熟期,先出现轻微裂纹,转色后裂纹明显加深、加宽。【病因】 放射状纹裂果的发生 除与品种特性有关外,主要是受环境影响,高温、强光、干旱等因素会使果蒂附近的果面产生木木栓层,果实糖分浓度增高,当久旱后突然浇水过多或遇到大雨,植株迅速吸水,使果实内的果肉迅速膨大,渗透压(膨压)增高,将果皮涨裂。【防治方法】①品种选择 选择抗裂性强的品种,一般果形大而圆、果实木栓层厚的品种,比中小型品种、高桩型果、木栓层...阅读详情
  • 冬瓜壳二孢叶斑病的防治
    2025-04-18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病原 Ascochyta cucumis·称黄瓜壳二饱,属半知菌类真菌。病菌分生饱子器球形至扁球形,直径40~50微米,器璧 膜质,淡黄色;分生饱子椭圆形至长卵形,无色,双细胞。除危害冬瓜、节瓜外,还可危害黄瓜、西葫芦等。【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圆形或近圆形,深褐色,大达10毫米以上,斑上微具轮纹,生长后期病斑上生出黑色小粒点,即病菌分生饱子器。【病因】 病菌以分生饱子器在病株残体上或土表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放射出分生饱子,借气流传播引起初侵染。发病后,病部...阅读详情
  • 冬瓜菌核病的防治
    2025-04-18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病原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称核盘菌,属子囊菌门真菌。菌核初白 色,后表面变黑色鼠粪状,大小不等1·1~6·5X1·1~3·5毫米,由菌丝体扭集在一起形成。干 燥条件下,存活4~11年,水田经l个月腐烂。5~20“C,菌核吸水萌发,产出1~30个浅褐色盘 状或扁平状子囊盘,系有性繁殖器官。子囊盘柄的长度与菌核的人土深度相适应,一般3~15 毫米,有的可达6~7厘米,子囊盘柄伸出土面为乳白色或肤色...阅读详情
  • 冬瓜灰斑病的防治
    2025-04-18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病原 Cercospora citrullina【症状】 叶上初生褪绿黄斑,长圆形至不规则形,后期病斑融合连片,病斑浅褐色至褐色,老病斑中央灰色,边缘褐色,大小1~2毫米,有时生出灰色毛状物,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因】 以菌丝块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及种子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及雨水传播,从气孔侵入,经7~10天发病后产生新的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多雨季节此病易发生和流行。【防治方法】①农业措施 选用无病种子,或用2年以上的陈种播种。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阅读详情
  • 冬瓜黑星病的防治
    2025-04-18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病原 Cadosporium cucumerinum,称瓜疮咖枝饱霉,属半知菌类真菌。菌丝白色至灰色,具分隔。分生饱子梗细长,丛生,褐色或淡褐色,形成合轴分枝,大小160一520X4一5·5微米。分生饱子近梭形至长梭形,串生,有0~2个隔膜,淡褐色。单胞分生饱子大小11·5一17·8X4一5微米;双胞分生饱子大小19·5~24·5X4·5一5·5微米。病菌生长发育温限2一35℃,适...阅读详情
  • 冬瓜黑斑病
    2025-04-18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 寄生于葫芦科叶片或果实上,果实染病初生水渍状小圆斑,褐色,后病疏逐渐扩展为深褐色至黑色病斑,末见叶片染病。病原 Alternaria cucumerina 称瓜链格饱,属半知菌类真菌。菌丛生于叶两面,分生饱子梗单生或小丛生,直立或弯曲,有时呈屈膝状,圆筒形,具分隔,色浅或近褐色,通常可见几个发育的分生饱子的饱痕;分生饱子单生,偶见2个链生,倒棍棒状,具长嗓,浅色至金褐色,平滑或具小庞,长约130一220微米,基部最宽处为15一24微米,个体具6一9个横隔和几个纵隔,嚎分隔浅褐色,基...阅读详情
  • 冬瓜褐腐病的防治
    2025-04-18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冬瓜、节瓜褐腐病又称花腐病。主要为害花和幼瓜。已开的花染病,病花变褐腐败,称为“花腐“。病菌侵染幼瓜多始于花蒂部,从花蒂部侵入后,向全瓜扩展。致病瓜外部变褐,病部可见白色茸毛蔓延于瓜毛之间,以后隐约可见绵毛状霉顶具灰白色至黑色买状物。湿度大时,病情扩展快,干燥条件下,果实局部或半个果实变褐色至黑褐色,病瓜逐渐软化腐败。【病因】已开的花染病。【防治方法】1、预防冬瓜褐腐病需要加强棚室温湿度管理,注意通风排湿。严禁大水漫灌。白天温度控制在23—28℃,相对湿度控...阅读详情
  • 冬瓜褐斑病的防治
    2025-04-18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病原 Corynespora melonis【症状】 又称靶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和茎蔓。叶片染病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差异较大,小的直径3~5毫米,大的20~30毫米,平均10~15毫米,小型斑黄褐色,中间稍浅,大型斑深黄褐色,湿度大时,病斑正背两面均可长出灰黑色霉状物,后期病斑融合,致叶片枯死。叶柄、茎蔓染病,病斑椭圆形灰褐色,病斑扩展绕茎I周后,致整株枯死。【病因】 病菌丛随病残体留在土壤中越冬,借助气流或雨水传播蔓延,进行初侵染,发病后病部又产生新的分生饱子,分生饱...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