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
-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叶片沿叶脉皱缩,叶脉扭曲,叶片外卷畸形,叶缘不规则地褪绿黄化,黄化部位呈线状。严重时生长点附近的叶片萎缩干枯。黄瓜果实表皮木栓化,瓜内形成较大的空腔,瓜条弯曲。【病因】植株缺硼。越冬黄瓜在冬至”到春节期间,如果前半夜温度低于13℃,到气温高和生长旺盛期的5月份之后,光合产物不能正常转运,且根小,吸收能力弱,就会导致缺硼。露地栽培的黄瓜遇雨,土壤积水,根系吸收受阻,也会导致缺硼。【防治方法】叶面喷施1~2次800倍的硼砂溶液,或每667平方米追施硼砂1千克,就...阅读详情
-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早晨揭开草苫以后,在黄瓜叶片背面可见污绿色的圆形小斑或受叶脉限制的多角形斑,往往被误诊为细菌性角斑病或霜霉病,实为生理充水现象。生理充水一般是在植株基本相同部位的叶片上比较均匀地发生,在温度升高后会慢慢消失,第二天还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生理充水多在植株生长势衰弱时出现。【病因】秋冬茬黄瓜易出现生理充水现象,一般在10月初温室覆盖薄膜后,由于种种原因尚未覆盖草苫,如果遇到了连阴天,为保持温度,一般不再放风。此时地温较高,根系吸水旺盛,但温室气温低,相对湿度大,叶片蒸腾...阅读详情
-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病毒病有多种表现型,如花叶斑驳型、卷叶萎缩型、明脉皱缩型等。【病因】主要靠蚜虫传毒,高温干旱、排水不良、氮肥过量、土壤粘重等条件均利于发病。【防治方法】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栽培过程中加强田间管理,积极防治蚜虫。发病初期可用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0.5%抗毒剂1号水剂300倍液,或20%病毒净500倍液,或20%病毒A500倍液,或20%病毒克星500倍液,或5%菌毒清水剂500液,或20%病毒宁500倍液,或抗病毒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 1.5%的植病...阅读详情
-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多发生在保护地早春栽培的黄瓜上,在上午8:00~9:00,黄瓜植株叶片表面的水膜和水珠蒸发后,叶片边缘出现白色盐渍,盐渍呈开口向外的不规则半圆形。【病因】化肥施用量过大,导致土壤浓度提高,黄瓜植株吸收后,盐分随植株液流移动到叶片边缘水孔处,黄瓜叶片有吐水”现象,盐分随之流出叶片。日出后,保护地温度升高,叶片表面水分蒸发,盐分沉积下来,形成白色盐渍。黄瓜叶片生理积盐本身并不会对植株造成严重为害,但却是施肥过量,土壤浓度过高的一个标志,因此,发现积盐现象后,种植...阅读详情
-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初时形成1毫米大小水浸状暗绿色小斑点,扩展后为大小不等的多角形黑褐色病斑,病斑中间色深发亮具油质光泽。严重时数个病斑汇合成不规则形坏死大斑,叶片变黄脱落或扭曲变形。茎、荚发病产生深褐色不规则条状斑。【病因】病菌主要在种子上或随病残体越冬,可在土壤中存活1年以上。借助雨水及灌概水传播,在25~27℃及多雨条件下易发病。【防治方法】①农业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如津白45号、豫白4号、喜白10 号、龙协白5号、北京小杂50、北京小杂67等。重病地进行2年以上轮作。...阅读详情
-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茎基部呈暗褐色,表面密生白色丝状菌丝束,后期在菌丝层上结生茶褐色圆形菌核。【病因】病菌以菌核或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或以菌核形式混在种子中越冬。翌年初侵染则由越冬病菌长出菌丝,从根茎部直接侵入或从伤口侵入。再侵染由发病根茎部产生的菌丝蔓延至邻近植株,也可借助雨水、农事操作传播蔓延。病菌生长温度8~40℃,适温28~32℃,相对湿度最佳为100%。在6~7月份高温多雨天气,时晴时雨,发病严重。气温降低,发病减少。酸性土壤,连作地,种植密度高,发病重。【防治方法】①农业...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