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
-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叶片受害后,叶面初期产生黄化小点,逐渐变为灰褐色,潮湿时,叶背面产生灰色霉状物,严重时叶片干枯脱落,整株枯死。豆荚受害后,荚内种子表面产生灰白色霉层,荚外症状不明显。【病因】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病菌在病残体上或种子上越冬。条件适宜时病菌开始生长,从菜豆子叶下的胚茎侵入,进入芽或真叶,形成系统侵染,该植株成为田间的发病中心,借风雨传播蔓延,再侵染其他植株,经多次再侵染形成该病流行。一般雨季气温20-24℃发病重。【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或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②选用无...阅读详情
-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从球茎处发病,外部表现为植株萎蔫,球茎内部湿腐,直至腐烂呈泥状,致使整个植株塌倒溃烂。病部散发出臭味。【病因】病菌可在窖藏种株、土壤、病残体上越冬,借雨水、灌溉水、带菌粪肥、昆虫等传播,从自然裂口、虫伤口、病痕及机械伤口等处侵入。病菌发育适温25~30℃,喜高湿环境,不耐强光和干燥。【防治方法】①农业措施 高畦覆盖地膜栽培,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适时、适量追肥。均匀灌水,避免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以防湿度的剧烈变化导致球茎开裂。注意防治地蛆、黄条跳甲等害虫,减少伤口。...阅读详情
-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幼苗和幼株主根及近地面茎基部出现红褐色稍凹陷的病斑,皮层开裂呈溃疡状,严重受害幼苗茎基部变褐、缢缩、折倒、枯死,或植株变黄、矮小,生长缓慢。【病因】病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中越冬,且可在土中腐生2~3年。菌丝能直接侵入寄主,通过水流和田间农事操作传播。病菌发育适温24℃,最高40~42℃,最低13~15℃,适宜pH3.0~9.5。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温度过高易诱发本病。【防治方法】①农业措施 选用六月白、川豆30号、鄂豆4号等耐病品种。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并撒施均匀。地温应控制在2...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