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
-
1.叶斑病。主要危害叶部,初生为褐色小斑点,病斑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后期中央灰色至灰白色,边缘红褐色,病斑上生黑灰色霉状物。高温高湿常常是发病诱因,经风雨传播,进行侵染,10月以后病情减退。防治:①冬季修剪去除病叶和清除病落叶,集中烧毁;②5月初,喷洒1∶2∶100-200波尔多液,以后可喷洒50%苯来特1000至1500倍液或嗪胺灵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2.枯斑病。叶片受害多从叶尖、叶缘开始,小斑点淡褐色,后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可相互连结达叶片的1/3至1/2,灰褐色,边缘为绿色...阅读详情
-
杜鹃缺铁黄化病又称黄叶病、褪绿病,是各地盆栽杜鹃常见的病害。症状此病多发生在嫩梢新叶上。初期叶脉间叶肉褪绿,失去光泽,后逐渐变成黄白色,但叶脉保持绿色,使叶片上的绿色呈网纹状。随后黄化程度逐渐加重,除较大的叶脉外,全叶变成黄色、黄白色,严重时,沿叶、叶缘向内枯焦。发病原因杜鹃缺铁黄化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主要是土壤缺铁或铁素不能被吸收利用,因此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使叶片变成黄绿色。在一般情况下,有下列几方面情况:在石灰质碱性土壤中,能被利用的可溶性二价铁,被转化为不溶性的三价铁盐而沉淀,使根部不能吸收;盆栽花...阅读详情
-
杜鹃花,又称映山红、羊角花、羊踯躅、红踯躅、红踯躅等,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半常绿、常绿或落叶灌木,或常绿小乔木。花型有单瓣、半重瓣、重瓣等,花瓤多为红色,有大红、粉珏、桃红、丹红、紫红、黄诸色.还有纯白、金黄、瞪黄、青莲等色,或杂有斑甄、条纹等。同属植物约有800多种,多数产于中国,是我国传统名花,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是城市绿化、园林庭院装饰的名贵龙木,可盆栽或作桩景。杜鹑花木材坚硬,可作雕刻用,根、叶、花均可供药用。1、繁殖。杜鹃花繁殖可在种子成熟时随采随播;也可在2月萌芽前、6月上旬至7月上旬和8月...阅读详情
-
杜鹃花是我国著名的十大名花之一,被誉为“花中西施”,其种类众多,花繁叶茂,绮丽多姿,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南诸省,主要分为毛鹃、东鹃、夏鹃和西鹃四大类,其中西鹃是栽培类型中花朵最美丽的一种。近年来,随着花卉业的兴起,杜鹃在北方地区也有了比较普遍的栽培。1、繁殖技术①扦插繁殖是杜鹃花栽培中应用最多的繁殖方法,一般在5~6月份剪取健壮的半木质化的新枝,长约5-8厘米,剪除下部叶片,保留顶叶2~3片作插穗,插穗基部最好用吲哚丁酸或ABT生根粉等溶液浸蘸处理,然后扦插在疏松透气、富含腐植质的酸性土壤中,温度保持在20...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