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
-
石楠杜鹃也称树型杜鹃、高山杜鹃、洋石楠,是近年来颇为走红的高档盆花之一。这一品种是从荷兰、比利时等国家引进的。与常见的春鹃、夏鹃和西洋鹃等杜鹃品种相比,其花朵大而密集,盛开时好似一个大花球,给人以花团锦簇的感觉,适宜作大、中型盆栽,装饰厅堂、酒楼、饭店等处,富丽堂皇。石楠杜鹃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多年生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株多分枝,树冠丰满,株型紧凑;叶片互生,密集着生于枝条顶端,叶片椭圆状或披针形,革质有光泽,某些品种叶面上还有金黄色斑纹或镶边;叶背颜色稍浅,密被茸毛。石楠杜鹃的花序为总状伞形,花顶生,常数...阅读详情
-
杜鹃做为一种高档花卉在华北繁殖及养殖并不容易。主要由于华北土壤大都呈碱性,而杜鹃喜欢典型的酸性土壤,因而在繁殖和栽植上有一定的困难,只能做为温室棚栽花卉。杜鹃繁殖有播种、扦插、压条及嫁接、组织培养等几种。组织培养不需种子,只要用杜鹃的当年生的枝条的茎尖就可以了,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可在试管里培养出大量的小杜鹃苗,而且它不受季节的限制,在冬季里也可培育杜鹃苗。?方法:首先,采取杜鹃当年生嫩枝顶芽,把它放在自来水下冲洗5min,再把它放在烧杯里,然后倒入洗净液,并加入适量的水,用小毛刷搅拌,重复2次,然后用清水冲...阅读详情
-
桂花是我国特有的园林树种,园林应用常与建筑物、山、石相配,以丛生灌木植于亭台、楼榭附近,宅院、公园或园路转角也宜散植或丛植。一、桂花壮苗繁育技术桂花繁殖育苗方法有扦插、压条、嫁接和播种等,常以扦插繁殖为主。1.扦插:扦插时间一般在6~7月或9~10月,扦插地以沙质壤土为宜。插穗选用当年生半成熟的枝条,以顶生枝条最好。扦插后要及时遮荫、浇透水,并加强水肥管理。一般扦插后20天开始愈合,30~40天即可生根。冬季要有防寒措施,翌年苗可长高至30厘米左右。2.压条:压条分高压(空中压条)和地压两种,一年四季均可...阅读详情
-
我国为杜鹃的原产地,后由欧洲国家引种到欧洲,与其本地品种杂交育种,得到优良园艺品种“四季杜鹃”,分布于荷兰、比利时,丹麦、德国等,因比利时品种最多,故又统称为比利时杜鹃。它性喜凉爽,忌高温炎热;忌烈日,喜半阴;根细弱而浅生,怕干又怕涝;忌浓肥,易伤根;喜弱酸性土壤、水分,忌盐碱;最适生长温度20-25℃。??北方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干燥,土壤、水份偏碱,很不适于杜鹃的生长。在北方莳养杜鹃,必须创造适于杜鹃生长的条件。应注意以下几点:??1、春夏季节注意遮阴与保湿。比利时杜鹃喜半阴、通风良好的湿润环境,应...阅读详情
-
桂花的繁殖方法有多种,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繁殖方法以供参考,可以根据情况选择繁殖。嫁接繁殖砧木可用女贞、小叶女贞、白蜡和流苏等。大量繁殖时,北方多用小叶女贞。春季发芽前,自地面以上5厘米处剪断砧木,剪取桂花1至2年生粗壮枝条长10至12厘米,将基部两侧削成45度的斜面。在砧木一侧约三分之一处纵切一刀,深2至3厘米。将接穗插入切口内,使形成层对齐,用塑料袋绑紧,埋土培养。用小叶女贞作砧木嫁接成活率高,生长快,但易形成“小脚”现象。盆栽桂花多用靠接,以流苏作砧木。靠接宜在生长季进行,选枝条粗细相近的接穗和砧木,...阅读详情
-
杜鹃在12月至来年2月的严冬季节,将盆栽杜鹃连盆底一起套上无毒塑料袋扎严实,每天日晒4个小时(阴天可用灯光代替),袋内温度就可比室内温度高5摄氏度至7摄氏度。这样,只要每天保证有4个小时的日晒,夜间温度不低于9摄氏度,套上塑料袋50天左右就能花满枝头。但必须注意以下几点:要选择早期开花的品种。如寒牡丹、白牡丹、王冠、凤鸣锦、丹顶、芍药、春之友谊、喜迎春等。早期开花的品种加温时间也不尽一致。先将植株放在10摄氏度下的温度存放,要想春节开花,需提前40天套上塑料袋进行加温。其中,寒牡丹、白牡丹、凤鸣锦等,一般...阅读详情
-
1.选地整地选地应选择温暖湿润的、光照不太强的、气候凉爽的、土壤肥沃的、富含腐殖质的酸性土,pH在7以下的或pH=5-6之间的中性,排水和通气良好的土壤。2.繁殖方法(1)种子繁殖法杜鹃花绝大多数都能结实采种,仅有重瓣不结实。一般种子的成熟期从每年的10月-1月,当果皮由青转黄至褐色时,果的顶端裂开,种子开始散落,此时要随时采收。末开裂的变褐均采下来,放在室内通风良好处摊凉,使之自然开裂,再去掉果壳等杂质,装入纸袋或布袋中,保存在阴凉通风处。如果有温室条件,随采随播发芽率高。一般播种时间3-4月份,采用盆...阅读详情
-
桂花,木犀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干端直,树冠圆整,四季常青,花期浓香四溢,是我们喜爱的传统园林花木,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桂花叶斑病是桂花叶片上各种斑点病的总称,如褐斑病、枯斑病、炭疽病等,引起早期落叶、削弱植株生长势、影响观赏价值,同时降低桂花产量,造成经济损失。1桂花褐斑病1.1症状受害叶片初期出现褪绿小黄斑,逐渐扩展为近圆形病斑,或因受叶脉限制而形成不规则形病斑。病斑黄褐色至灰褐色,外围有一黄色晕圈,直径2~10mm。病部后期着生有黑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1.2病原及发病...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