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

  • 防风的栽培技术
    2025-05-08
    防风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100厘米,全株无毛。主根粗长,表面淡棕色,散生凸出皮孔。根颈处密生褐色纤维状叶柄残基。茎单生,二歧分枝。基生叶丛生,叶柄长,基部具叶鞘,叶片长卵形或三角状卵形,2-3回羽状分裂;茎生叶较小,有较宽的叶鞘。复伞形花序顶生;无总苞片,少有1片;小伞形花序有花4-9朵,萼片短三角形,较明显;花瓣5,白色。双悬果,成熟果实黄绿色或深黄色,长卵形,具疣状突起,稍侧扁;果有5棱。花期8一9月,果期9-10月。生长习性防风适应性较强,耐寒、耐干旱,喜阳光充足、凉爽的气候条件,适宜在排水...阅读详情
  • 柴胡的高产种植技术
    2025-06-26
    柴胡属四十种大宗药材品种之一,年需求量在300万公斤以上,其具有药用价值高、开发前景看好、行情稳定等特点。柴胡野生资源枯竭,家种由于要求技术含量高,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其价格一直在高价位运行,96年以来一直在20~30元之间,目前市场价格为28~32元/公斤,柴胡当年投资当年见效,亩产一般150~200公斤,两年高产可达300公斤,按市场价30元/公斤计算,亩效益约5000元左右,另可收15公斤柴胡种,亩效益约在6000元以上,种植柴胡除去种子、工时、劳力、土地、化肥等所用费用累计1000元,一般净利润在5...阅读详情
  • 头花蓼虫害防治技术
    2025-03-15
    头花蓼属于草本植物,匍匐茎,丛生,属被子植物门、木兰纲、蓼科、蓼属,别名红酸杆、青影子、石头菜、酸浆草等。全草入药,可治尿道感染、肾盂肾炎等病状。在贵州省玉屏县是第二大中药材,其种植面积仅次于射干。但随着头花蓼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其病虫害的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以下为药农们介绍四种头花蓼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小地老虎别名土蚕、切根虫,属鳞翅目夜蛾科,1年会繁殖2~3代,幼虫会在土室中越冬,第一代幼虫在4月下旬、5月上中旬为害头花蓼幼苗,造成缺株断行,尤其是新栽幼苗受这种虫害特别严重。【防治措施】①人工捕捉...阅读详情
  • 灵芝出芝后管理技术
    2023-06-30
    灵芝培植方法1、立体培植:在菇棚内将两头出芝的小菌袋打(剪)开袋口,顺墙码排,一般可码高6~8层;或在棚内设架层,将大规格菌袋(或盆)单层排于架层上,揭开接种穴胶带,使灵芝向上生长。该方式所产的灵芝,因为具有自然、洁净的特点,所以很受市场欢迎,但由于受基料水分等因素限制,产量稍低。2、覆土畦式培植:该方式一般是在林荫下搭设简易棚或在一般耕地上建中小拱棚,作为栽培场所。具体栽培操作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菌袋塑膜脱掉,入畦覆土,该方法虽有能使灵芝水分充足、芝体肥大、产量较高的优势,但由于室外病虫基数较高,覆土...阅读详情
  • 地黄的培养与繁殖技术
    2025-03-15
    地黄为玄参科地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之一,因其含有地黄素、强心甙、多种有机酸和维生素、糖类等物质,所以具有强心、利尿、降血糖以及保护肝脏的作用。其中地黄的根茎经不同的加工方法可得到生地、熟地属清热凉血类的药物。生地具滋阴清热、凉血止血功效,主治热病烦躁、阴虚低热、吐血、尿血、崩漏等症;熟地能滋阴补血,主治阴虚血少、目昏耳鸣、腰膝酸软、遗精、闭经等症。含地黄的清凉滋补饮料啤酒、地黄精、地黄茶、地黄罐头和用鲜地黄腌制的十香地黄菜等,在市场上都很受欢迎。目前地黄的繁殖是用根茎进行长期的营养繁...阅读详情
  • 月见草虫害防治技术
    2025-06-01
    月见草别名待霄草、山芝麻、野芝麻,为柳叶菜科、月见草属下植物。适应性强,耐酸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中性,微碱或微酸性土,排水良好,疏松的土壤上均能生长,土壤太湿,根部易得病。北方为一年生植物,淮河以南为二年生植物。它是本世纪发现的最重要的营养药物。可治疗多种疾病,调节血液中类脂物质,对高胆固醇、高血脂引起的冠状动脉梗塞、粥样硬化及脑血栓等症有显著疗效。花语为默默的爱、不羁的心。月见草斑枯病此病主要是为害叶片。患病后叶片上病斑呈圆形,淡褐色,直径2~3毫米,边缘呈紫红色,中间褐色,密生小黑点。发病严重时...阅读详情
  • 射干高产种植管理技术
    2025-06-01
    射干又叫寸干、乌扇、金蝴蝶,属鸢尾科植物,以根茎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化痰、利咽的功能。其根茎中含有次野鸢尾黄素、射干酮等成分,有抗炎解毒、抗病毒、利尿和抑制宫颈癌细胞等作用。射干主产于湖北、河南、江苏、安徽等省,浙江、福建、陕西、贵州、广西、广东等省区也有分布。射干喜温暖,气温在20~25℃、土壤湿度为50%时,种子开始萌动;当气温在25~35℃、光照时间长、土温高、雨量充足时,射干生长旺盛;射干耐旱、耐寒,在气温为-17℃的地区可以自然越冬。射干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地势较高、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阅读详情
  • 天南星栽培技术
    2025-06-01
    天南星别名南星、白南星,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球状块茎供药用,味苦、辛,性温,有散风化痰、解痉除挛、散结消肿的功能。主治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痰涎上壁、破伤风、肢体强直、抽搐等症。天南星以球状块茎供药用,其栽培多以块茎繁殖为主,于当年秋季采挖的中小块茎作种栽,在第二年的春季当温度上升到5℃左右时进行栽种,田间管理主要是追肥、灌水排水、摘除花苔和病虫害防治等。天南星为多年生草本,株高 40-90厘米,块墓扁球形,外皮黄褐色。叶1片从块望顶端生出,叶柄圆柱形,肉质,直立如茎状,下部成鞘,基部包有绿白...阅读详情
  • 玉竹栽培技术
    2025-06-01
    玉竹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横走,肉质黄白色,密生多数须根。叶面绿色,下面灰色。花腋生,通常1~3朵簇生。原产我国西南地区,但野生分布很广。耐寒,亦耐阴,喜潮湿环境,适宜生长于含腐殖质丰富的疏松土壤。玉竹的根茎可供药用,中药名亦为玉竹,秋季采挖,洗净,晒至柔软后,反复揉搓,晾晒至无硬心,晒干,或蒸透后,揉至半透明,晒干,切厚片或段用。生长习性玉竹种子为上胚轴休眠类型。胚后熟期要求25℃左右的温度,上胚轴需要低温阶段才能打破休眠。种子播种后,第1个夏季只长根,不出苗,直至次年4月才长苗。玉竹根状茎存活时...阅读详情
  • 西瓜猝倒病
    2022-11-13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病原 Pythium aphanidermatum症状 发病初期在幼苗近地面处的茎基部或根茎部,生出黄色至黄褐色水渍状给缩病斑,致幼苗粹倒,一拔即断。该病在育苗时或直播地块发展很快,一经染病,叶片尚未凋萎,幼苗即摔倒死亡,湿度大时,在病部或其周围的土壤表面生出一层白色棉絮状白霉。发病规律 病菌在12~18厘米表土层越冬,并在土中长期存活。遇有适宜条件萌发产生饱子囊,以游动饱子侵染瓜苗引起腐霉碎倒病。病菌借灌溉水或雨水溅射传播蔓延。该病多发生在土壤潮湿和连阴雨多的地方,与其他根腐...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