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猪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肺炎和胸膜炎的典型症状和病变。急性者大多死亡,慢性者常能耐过,但生长迟缓。本病分布广泛,其重要性随着养猪业的集约化而增加,经济损失主要由于急性暴发的死亡和医疗费用所致。1、病原本病的病原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是带荚膜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具有典型的球杆菌形态。该菌目前已知有12个血清型,我国以5型、7型为主。2、流行特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是对猪有高度宿主特异性的呼吸道寄生物,最急性和急性感染时不仅可在肺部病变和血液中见到,而且在鼻漏中也大量存在。主要传播途径是气源...阅读详情
-
最近看到不少地方正在发生以高烧不退,用药后反弹,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等为特征的传染病。对此本人认为应从饲养、药物、免疫以及严格消毒四个方面来进行防控。从预防来说首先,就目前情况,气温高,湿度大,避免频繁用水冲刷猪圈,消毒尽量选择在早晨进行。有青饲料的话,在中午加喂一顿。给猪添料时,仔细观察一下猪的精神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其次,在饲料里面添加高温抗应激药物如VC、小苏打等,有疫情威胁时,添加预防药物是必要的。不过目前抗病毒效果明显的药没有,可以添加金丝桃素、黄芪多糖或低聚果糖等,提高猪自身的抗病力。还...阅读详情
-
恰当选择药要确保驱虫达到理想效果,选用价廉、广谱、高效、安全的驱虫药物是关键。目前,较好的有齐全打虫星、驱虫精、丙硫咪唑、左旋咪唑。应注意用药不能过量或者不足。时间要准确应根据虫体的种类、发育情况和季节确定驱虫时间。在通常情况下,首次给猪驱虫最好选在45~60日龄(猪体重30公斤左右)时进行效果比较好,这样能一举多得,把多种寄生虫一齐打下。第一次用药以后,隔60~90天再驱虫1次。驱虫宜在晚上进行。方法要巧妙为便于驱虫药物的吸收,驱虫给药前,猪停喂一顿。傍晚6~8时将药物与少量精料拌匀,让猪一次吃完。若猪...阅读详情
-
猪常见水泡性疾病有口蹄疫、猪水疱病、猪水疱性疹及水疱性口炎等,均以口、蹄等部位出现水疱为主要特征,临床上应注意区别,对症治疗。一、口蹄疫。侵害多种动物,主要为偶蹄兽,人也可感染。牛易感,其次是猪,再次为绵羊、山羊和骆驼,幼龄动物易感。传染源是病畜和带毒动物,传播媒介为呼吸道、消化道及伤口等。流行无季节性,但以冬春发生较多。猪患该病后1-2天,体温升高至40-41℃,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口黏膜出现小水疱或糜烂,蹄冠、蹄叉、蹄踵等部局部发红、微热、敏感,不久形成米粒或蚕豆大水疱,破裂后表面出血、糜烂,如...阅读详情
-
寄生虫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寄生虫的直接危害A.掠夺猪的营养。B.产生毒素。C.破坏猪体组织。D.猪产生不适。E.生长速度下降。F.饲料利用率降低。G.严重时引起死亡。H.易继发细菌感染。I.造成疾病诊断困难。J.增加用药成本。(2)低死亡率造成养猪户对驱虫工作的忽视无论体内寄生虫还是体外寄生虫,它们在致病过程中所产生的症状及危害都是渐进的、缓慢的,一般不会像细菌性病毒性疾病来的猛烈、突然。但是,寄生虫感染可使育肥猪生长速度下降8-15%,饲料利用率下降13-25%,对经济效益影响极大。(3)寄...阅读详情
-
伴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规模化”这个词在我国的经济社会中用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比如:“规模化企业”、“规模化效益”及“规模化养殖”等等。.要在一个地区实现规模化养猪,势必要建设一定数量的规模化种猪场,这就要拥有以下几个必备条件,才能实现安全、健康的规模化养猪。.猪场选址、建场是建立标准规模化猪场的必备前提。先进、完整、标准的建场工艺目前在我国尚不具备,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现在的专业院校的专业教材尚无标准的建场工艺供养猪业在建场时参考。目前建场一般是参考国外的建场工艺,再结合我国当地...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