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猪喘气病是一种高发病率、低死亡率、造成养猪业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的严重的猪传染病。在我国,同为100公斤的出栏猪,感染本病的猪比未感染的多损失11?9元。单独感染猪支原体,很少造成猪的死亡,但当感染其他细菌后,会造成病猪病程长、治疗困难,引起生产水平下降,并可能导致一定的死亡率。80-90%的猪肺中存在有猪肺炎支原体,并有90%以上的猪最终发生为猪喘气病。病猪、携带猪肺炎支原体的猪是本病的传染源,所有品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经空气、接触(如哺乳)等形成使本病得以流行。在猪的吸呼道感染方面,环境因素也起一个重...阅读详情
-
猪疥癣病是由疥螨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以激烈瘙痒为特征。大小猪只均能感染,严重影响猪的生长发育,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发病规律疥螨雌虫钻入皮肤后,在表皮隧道中产卵,孵化出幼虫,寄生在表皮层的虫道内,由于疥蜡的唾液和代谢产物的刺激而引起的炎症疹痒。症状和诊断初发于四肢末端、耳朵和腹部,后扩展至全身。开始发现红斑、丘疹及激烈的瘙痒。猪只依墙摩擦,继而出血、结痂,形成痂皮。多为干燥性病变,有时出现变态反应性病变,呈急性湿疹状。根据瘙痒症状和皮肤病变可作初步诊断。防治措施40%辛硫磷乳油适量,按1:800...阅读详情
-
该病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传播源是病猪和携带病毒猪,病毒经飞沫和空气传染给健康猪。该病一般在深秋至早春季节流行。临床症状患猪骤然高烧,体温升到41℃,食欲减退或废绝,粪便干燥,少数猪皮肤潮红,精神差,不爱动且喜睡,眼睛流泪、畏光,结膜潮红,呼吸急促、咳嗽,流鼻涕。病程为3-7天。此症状在育肥猪群表现突出。预防(一)加强引种管理,禁止从不明疫情的地区引种。(二)搞好卫生,加强通风,定期消毒,在流行季节要适当降低饲养密度。(三)按年龄分群,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方式。(四)切实做好保暖和气候突变时的疾病预防感冒...阅读详情
-
合理的营养水平,是公猪配种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公猪的性欲和精液品质与营养,特别是蛋白质的品质有密切关系。种公猪的能量需要分为两个时期:非配种期和配种期。非配种期的能量需要为维持需要的1.2倍,配种期的能量需要为维持需要的1.5倍。种公猪精液干物质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其变动范围是3%?0%。在大规模饲养条件下,种公猪饲喂锌、碘、钴、锰对精液品质有明显提高作用。在实际生产中,公猪是种猪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经常被生产者忽略。种公猪理想的繁殖性能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因为相对较小数量的种公猪要配相当大数量的母猪。一些...阅读详情
-
众所周知,任何一种传染性动物疾病的传播都需要三个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疫苗免疫的作用主要是保护易感群体。所以,要有效控制乃至消灭传染病,单靠疫苗是不够的,因为没有解决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的问题。对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其特征是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也不例外,虽然我国目前已研制出了控制该病的疫苗,但它不是万能的,不要以为注射了疫苗猪就不会得病了,就可以...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