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在目前集约化养猪生产中,随着养猪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仔猪断乳日龄由过去的60日龄逐渐提前到35日龄或更早些,从而大大提高了母猪的年产仔数,对增加猪场的出栏头数和提高瘦肉率,也有着积极的意义。但不当的早期断乳,或早期断乳后饲养管理跟不上,也给仔猪生产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影响,如腹泻、水肿病、内毒素休克等。其中以腹泻最为普遍。据几家大型猪场临床病例统计,腹泻病死率一般占10%~20%,高的可达40%以上。给养猪生产带来很大损失。现将早期断乳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1腹泻发生的原因1.1断乳应激。主要来...阅读详情
-
1.强化猪舍的通风。打开所有门窗,保持空气流通,有条件可安装通风机、换气扇,增加猪舍的通风量,加快猪舍的空气流通速度,防止猪舍形成高温高湿的环境。2.喷水降温。舍内温度过高时,应对舍内地面、舍外屋顶、墙壁等处喷洒凉水,以降低舍内温度,有条件的可用凉水淋浴。对于母猪不宜将凉水直接喷洒在猪体身上。3.供给充足的新鲜饮水。要保证供给充足的、清洁的饮水,最好有流动的清凉水,以便于生猪随时都能饮到清凉水。采用管道供水的,要定期对管道进行清理、消毒,以减少大肠杆菌等造成的拉痢等疾病。4.控制热辐射。为防止日光直接照在...阅读详情
-
初生重小造成猪场经济效益下降初生重小给猪场带来了大量的不良后果,大量调查数据证明,仔猪初生重1500―1600克的猪场经济效益要比出生重1200―1300克的猪场好的多。猪场经济效益与初生重有非常强的正相关关系,也是猪场经济效益的第一限制性因素。造成初生重小的原因:把难产当成了主要矛盾,对初生重小造成的影响认识不足,不知道怎样才能提高初生重或者初生重到底多大最好(1.5―1.6千克),母猪妊娠后期管理不好。初生重小断奶重就小,初生重每增加100克断奶重增加0.35―1.07千克。断奶重小断奶过渡就难,断奶...阅读详情
-
患猪右侧躺在平台上,软细绳一端将两后肢及左前肢从系部绑缚,另一端捆右腿斜拉直固定,打一活套,取30厘米长的乳胶管在右前肢基部(前胸处)经绕一匝勒紧拧转180度,压住交叉点,稍时即见扎带下显露清晰的正中静脉,持连接软管的7号头皮针15度刺入血管,即见血液流出,去掉扎带,放开输液开关,用短细软绳距针头下2寸处左右连腿系拴固定。畜主只需轻微固定患猪头部及肩部,直至静脉滴注结束。...阅读详情
-
猪的品种间或品系间杂交,利用杂种优势是提高肥育效果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杂种生长肥育猪生活力强、增重快、饲料利用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养肥猪就要养杂种肥猪。杂种优势对养猪的增产潜力不能低估,但不能认为凡杂种都能表现杂种优势,因为,杂种优势的显现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制约,必须认真选择杂交亲本,在相适应的营养水平和管理条件下,搞好杂交组合对比试验,筛选出主要经济性状表现突出的杂交组合,应用于生产。杂种优势利用应注意:不同品种、不同杂交方式表现的杂种优势不同,一般来讲,三品种杂交(三元杂交)优于两品种杂交(两元杂交...阅读详情
-
正确地利用种公猪有助于延长种用年限,利用不当不仅缩短种用年限,也会增加种猪的培育成本。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优秀种公猪的作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初配年龄和体重选择适宜的配种期,有利于提高公猪的利用价值,过早使用会影响种公猪本身的生长发育,缩短种用年限。过晚配种会引起公猪性欲减退,影响正常配种,甚至失去配种能力,且优秀公猪不能及时利用。适宜的初配期应以品种、体重和年龄来确定。我国地方猪种性成熟早于国外引进品种和培育品种,初配年龄为6~8月龄,体重60千克以上。引进品种和培育品种以8~10月龄、体重90千...阅读详情
-
一般地说来,临床上诊断慢性猪瘟的主要依据是;有体温升高,食欲减退功废绝、高热稽留等急性猪瘟病史的经过,后又体温正常,消瘦、皮肤有出血点,有的末稍部位发绀,呼吸困难,有和先便秘,后腹泻,或二者交替进行,剖检变化可以见到脾梗死,回肠、结肠溃疡,形成扣状肿,脾有梗死灶,肾有出血压点,贫血。死亡率低,现在又一特点是:引起猪的繁殖障碍,妊娠母猪不表现任何症状,但不停地排毒,当用SPA―ELISA检测时抗体水平很低,对猪瘟苗免疫应答能力差,有的猪不发情,有的早产流产,有的分娩时生下死胎、木乃伊、弱仔比例大,但肉眼观察...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