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引起猪体温升高的疫病很多,但时下流行的只有几种。从临床症状上看,主要以发烧为主的病例占80%。通过彻底诊断,才能确诊。目前流行的基本上是以下几种疫病,现将每种疫病的临床症状、病变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1.猪瘟。体温升高到40~42℃,持久不退。食欲减退或停食,精神沉郁,伏卧喜睡、寒颤、挤卧一堆或钻草窝。站立行走拱背弯腰,四肢无力,行动迟缓,摇摆不稳,眼结膜发红,有脓性分泌物,先便秘,后腹泻。耳根、腹部、四肢内侧等处有指压不褪色的紫红色出血点。病变:全身淋巴结肿大,周边出血,红白相杂呈大理石状。肾颜色...阅读详情
-
母猪怀孕后受精卵即开始生长发育、母猪除了满足本身营养需要外,还要供给胚胎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怀孕期必须给母猪多喂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维生素、矿物质等丰富饲料,并适当搭配青绿饲料,饲料品质一定要好,严禁饲喂发霉、腐败变质、冰冻的饲料,饲料营养要全面,以免引起受精卵发育停止,以致化胎、死胎、流产、吃仔等病症。一、母猪化胎。发生在早期,不见任何东西排出而被子宫吸收。原因是缺乏胎儿发育所必须的营养物质,胚胎发育停止或卵子质量不好或未能掌握适时配种,卵子过于衰老,勉强受精,胚胎不能正常发育而死亡,被母体吸收。实践中...阅读详情
-
2004年,某市多个养猪场发生了几起猪圆环病毒与猪链球菌病混合感染的病例,现将诊疗体会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该病多发于春夏、秋冬交替季节,15~60kg的猪多发,传播较快。常见一个猪场一圈或几圈同时发病,如不及时进行治疗,死亡率可达80%,及时治疗的猪治愈率可达80~100%。该病呈一过性发病,自然耐过的猪和治愈猪不再发生该病。2临床症状常见一圈或几圈猪中的几头或全群突然发烧,体温可达40℃~41℃,用解热镇痛药无效或体温反弹。病猪精神沉郁、喜卧、挤推、食欲减退或废绝。呼吸频率加快,并呈腹式呼吸,严重的出现...阅读详情
-
由于天气酷热,生猪食欲与采食量大降,出现掉膘,生长缓慢,个别还有中暑死亡的情况。为使生猪安全过夏,降低或避免养殖户损失,专家建议,高温季节必须加强饲管,搞好防暑降温。一、搭棚遮荫。农村养猪大多是开放式猪舍,应在高温到来在猪舍的屋上再加铺一至稻草、麦秸等隔热物。猪舍壁可涂刷一层鲜石灰浆,以减少阳光对猪舍的辐射。二、调整饲料。盛夏时期,应降低日粮中的能量饲料,相应提高蛋白质水平,多喂含维生素、矿物质丰富的精青饲料和轻泻性的皮等清凉饲料,在精料中加点咸味,鲜味和香味等调味剂,提高饲料适口性。所喂饲料必须新鲜清洁...阅读详情
-
影响生猪瘦肉率的因素,主要是品种和饲料,但饲养方法也不可忽视。猪的瘦肉和脂肪各有其生长特点,瘦肉主要受品种遗传力的制约,而脂肪则与饲料有直接关系。根据这一生理特点,采用限制饲养方法,是提高猪瘦肉率的有效方法。具体做法有两种:一是从20公斤后开始限食,直至屠宰;二是从60公斤后,只供给自由采食量的85%的食量。猪的生长前期以长瘦肉与骨骼为主,60公斤前瘦肉增长处于上升阶段;60公斤后是脂肪的沉积、上升高峰期。在瘦肉增长期猪需要大量的蛋白质饲料,而到了脂肪沉积期,猪对蛋白质的需求量有限,如果再从饲料中摄取大量...阅读详情
-
母猪冬季或早春产仔,仔猪在保育补饲期间,必须做好保温工作,给仔猪创造一个适宜的生活环境。其供温方式有:(1)厚垫料厚垫料属传统保温方式,多在家庭养猪中使用。其方法是:第一天铺20厘米厚的垫草,第2天再添加10~20厘米垫草,使垫草厚度达30~40厘米,外侧钉上40厘米高的挡草板,防止垫草四散。在舍温10~15℃时,垫草的温度可达21℃以上。许多养猪者说“厚垫草,就是好,既省工,又省草(垫草),既保温,又防潮。采用此法时,要注意经常翻晒,添加干燥新鲜的垫草,保持栏内干燥。(2)烘火烘火属传统保温方法。其方式...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