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1.切实做好仔猪保温。初秋天气气候变化无常,昼夜温差大,不利于仔猪生长发育,要做好保温工作,特别是夜间。初生仔猪在0~3日龄适宜温度为29~35℃,4~7日龄为25~29℃,8~14日龄为22~25℃,15~21日龄为20~22℃。有条件的养猪场(户),可在舍内放置节能电热板,根据仔猪对温度的要求来调节电热板的温度,保温效果好。也可在仔猪保温箱或仔猪补料栏内装设远红外线保温灯,一般用100~175瓦灯泡。将灯泡吊在仔猪躺卧处),通过调节距地面的高度来控制温度。如果不具备上述条件,也可用编织袋包上柔软的杂草...阅读详情
-
不少地处山丘区的农户,具有发展小规模生态养猪的优越自然条件,对这些农户只要给予积极的技术指导,完全可以挖掘其养猪增收的潜力,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下面介绍一种小规模猪场高效饲养模式及其关键技术,供参考。优化猪舍环境新建猪舍要求内外环境良好,要具备通风、向阳、干燥、水源充足等条件,既能防热、防潮,又能防冻、防渍。周围应多植树种草,四周最好有5米~10米宽的落叶防风林带。总之,猪舍建造要符合生猪健康、生态养殖和绿色环保生产及疾(疫)病防控等要求。明确饲养模式这里推介的小批量滚动饲养模式,生产规模为年出栏肥猪40...阅读详情
-
2004年11月,我县从四川省成都市某猪场引进约克和长白纯种猪104头,当运到二元母猪扩繁场后,其中有一头母猪发病。当地兽医诊断为猪丹毒,用药后未见效。经过仔细的临床症状分析,初诊为猪血斑病,通过治疗已治愈。现将该病例的发病、诊治和病因分析等情况简介于下。1发病过程2004年11月12日,畜主黄某发现其猪四肢、腹下、背部及体侧等部位有点状出血,无饮食欲,认为是在长途运输过程中软组织损伤而导致的出血现象,未引起重视。次日,猪体温升高至41℃,呼吸急促,出血点不断扩大,出血范围不断延伸,出血点融合成大小不等的...阅读详情
-
(九)口蹄疫本病是由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临诊以口腔粘膜、鼻端、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为特征,传播快,人畜共患。症状:哺乳仔猪表现为急性胃肠炎、腹泻以及心肌炎而突然死亡,但不出现水泡;成年猪以蹄部水泡为主要特征,初期体温升高到40-41℃,不食,跛行,蹄冠、蹄叉、踵部皮肤温热红肿,水泡爆出,水泡液为淡黄色透明液,因出血而染红,水泡由小变大,最后破裂,出血成烂斑,严重时蹄壳脱落,个别烂斑也可在一周后痊愈,也易继发化脓性和腐烂性炎症。少数病猪口鼻...阅读详情
-
一、技术介绍:松辽黑猪是我国北方培育的第一个瘦肉型新品种,兼备了引进品种与地方品种的优良特性,具有繁殖性能好、泌乳力强,生长发育快,饲料报酬高,肉质风味好,抗逆性强等特点。产仔数达13.2头,育肥猪日增重713克,料肉比为2.8:1,胴体瘦肉率56-57%,肌内脂肪含量3.19%,是生产优质高档猪肉的首选品种。松辽猪目前母猪可达3万头,产业开发主要有三种途径:⑴纯繁生产特色肉猪,可达10万头(其中精气神牧业公司年生产达7万头);⑵有作母本生产杂优猪,年可达25万头;⑶用松辽黑猪作母本改良当地的黑猪(在松源...阅读详情
-
引进更新种猪群是一项重要管理决定。购进带有疾病的种猪可造成巨大损失。疾病常通过不表现临床症状的带菌猪带进猪场。但是严格的隔离、检疫和生物安全措施将减少疾病带进猪场的危险。如果操作正确,剖腹产或胚胎移植是引进猪进猪场的安全方法。人工授精比引进活猪进场更安全,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危险。某些病毒可能通过精液传播。不管采用何种引进方法,都应该检测种猪来源场。每个猪场都应有隔离和检疫的设施。正如隔离仔猪的设施一样,检疫猪舍与猪群间隔至少100米,在进入种猪群前最少隔离观察30天,最好60天。如果怀疑繁殖呼吸综合症,隔离...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