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响尾蛇典型特征是尾部的响环,刚孵出的幼响尾蛇尾部只有一个响环,响环会随着一次又一次的脱皮慢慢增加,而还没有响环的幼响尾蛇因为无法发出警告声音因此碰到入侵者都会毫无预警的发动攻击,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被响尾蛇咬了怎么办吧!响尾蛇的毒性有多大?响尾蛇奇毒无比,人类被咬后立即便有严重的刺痛灼热感,如大型昆虫的叮咬,随即晕厥,但这都只是初期的症状。晕倔时间短至几分钟,长至几个小时,恢复意识后感觉身体加重,被咬部位肿胀呈紫黑色,体温升高,开始产生幻觉,视线中所有物体呈一种颜色(大部分呈褐红色或酱紫色)。响尾蛇会不...阅读详情
-
响尾蛇奇毒无比,足以将被咬噬之人置于死地,但死后的响尾蛇也一样危险,即使在死后一小时内仍可以弹起施袭。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行善者地区医疗中心”的研究者发现,响尾蛇在咬噬动作方面有一种反射能力,而且不受脑部的影响。研究员访问了34名曾被响尾蛇咬噬的伤者,其中有5人表示自己是被死去的响尾蛇咬伤,即使这些响尾蛇已经被人击毙,甚至头部切除后,仍有咬噬的能力。科学家一直以来只知道,响尾蛇的头部拥有特殊器官,可以利用红外线感应附近发热的动物。而响尾蛇死后的咬噬能力,就是来自这些红外线感应器官的反射作用。响...阅读详情
-
中华眼镜蛇别称舟山眼镜蛇、白颈乌、包呼、蝙蝠蛇、扁颈蛇、扁头蛇等,在广东、广西、香港俗称饭铲头,台湾则称之为饭匙倩、饭匙铳、膨颈蛇,属于眼镜蛇科眼镜蛇属蛇类,分布于中国南部、台湾和中南半岛的中低海拔地区。中华眼镜蛇体型中等偏大,成体全长1.5~2米。没有颊鳞,眶前鳞1,眶后鳞2,颞鳞2+2。上唇鳞7,第3枚最大,其前接鼻鳞,其后入眶,下唇鳞8,前4或3枚切前颔片。背鳞平滑无棱,腹鳞雄性158~193、雌性160~196,肛鳞完整或二分。尾下鳞雄性39~54对、雌性38~53对。背面黑色或黑褐色,颈背有眼镜...阅读详情
-
眼镜蛇为眼镜蛇属动物的通称,常喜欢生活在平原、丘陵、山区的灌木丛或竹林里,在山坡坟堆、山脚水旁、溪水鱼塘边、田间、住宅附近也常见出现,有剧毒,若惹怒了会伤人,为我国的主要毒蛇之一,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被眼镜蛇咬了怎么办吧!眼镜蛇的咬伤诊断被咬除牙痕较宽流血不多,疼痛明显,但伤口中心有麻木感,伤口中心很快呈紫色,但周围红肿,重者瞳孔缩小,极易发生组织坏死及溃疡。眼镜蛇的毒理作用1、对神经系统的毒性:眼镜蛇毒对人或动物是以神经毒为主的混合毒,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是广泛、复杂的,且常出现双向性作用,即由于剂量不同...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