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本病是由猪疥螨引起的一种慢性皮肤病,在皮内寄生。1、流行特点⑴本病多发于寒冷冬季。⑵饲养密度大,拥挤和卫生条件不良的猪场发病严重。⑶各种猪只均可发生。2、临床特征患猪局部发痒,常在墙角、栏柱处摩擦,皮肤出现针头大小结节,随后形成水疱、脓疱、结痂。生长停滞,消瘦。3、防治措施⑴局部用12.5%的双甲脒液涂擦或对水喷洒,隔7日1次,连用2次。⑵1%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按每千克体重皮下一次注射0.3毫升。⑶发现疾病,立即隔离。圈舍用2%~3%热烧碱进行消毒。...阅读详情
-
断奶前死亡的原因错综复杂:有压死(瘦弱仔猪惧怕寒冷,离母猪较近)、饥饿(瘦弱仔猪吃不上奶)、疾病(如猪瘟、伪狂犬病、传染性胃肠炎、流行行腹泻、PRRS、链球菌病、葡萄球菌病、红痢等)等。分娩过程:产程过长,引起缺氧,使仔猪出生前死亡或产后活力下降;窝产仔数提高,仔猪体重不均、竞争加剧,弱小仔猪吃不上奶而被饿死。温度应激:温度低,靠近母猪、热源,仔猪出生3天后才能被吸收引到灯下,大部分死于生后3天内;体重轻的仔猪竞争性和抵抗力差,从而被饿死、压死。疾病:初乳的摄取(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在6小时内降低50%,后...阅读详情
-
县级以上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根据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发病的具体情况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疫点:为发病猪所在的地点。规模化养殖场/户以病猪所在的相对独立的养殖圈舍为疫点;散养猪以病猪所在的自然村为疫点;在运输过程中,以运载工具为疫点;在市场发现疫情,以市场为疫点;在屠宰加工过程中发现疫情,以屠宰加工厂/场为疫点。疫区:指疫点边缘向外延3公里范围内的区域。根据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免疫状况、疫点周边的饲养环境、天然屏障(如河流、山脉等)等因素综合评估后划定。...阅读详情
-
1 妊娠母猪的饲养母猪妊娠后新陈代谢机能旺盛,对饲料的利用率提高,蛋白质的合成增强。妊娠母猪饲养成功的关键是在妊娠期精确地配制日粮,以保证胎儿良好的生长发育,最大限度地减少胚胎死亡率,并使母猪产后有良好的体况和泌乳性能。在没有严重的寄生虫感染和单独饲喂的条件下,妊娠母猪每天的适宜饲喂量为1.8~2.7kg。1.1妊娠母猪限制饲养的好处限制饲养可增加胚胎的存活率,减轻母猪的分娩困难,减少母猪哺乳期间的体况消耗和减少乳房炎的发生率,降低饲养成本,增加使用年限。1.2控制母猪采食量的方法单独饲喂高能量日粮法、隔...阅读详情
-
上海市农科院原种猪场于1988年从法国引进皮特兰猪种,并先后3次引进新的血统,经过科技人员10多年的精心培育,已成为较理想的瘦肉型优良品种。繁殖性能:种母猪7月龄发情,8月龄体重达90公斤时可开始配种,产仔数约10头。纯种繁育:日增重732克,料肉比2.87:1,瘦肉率70.14%。杂交配套:杂交优势组合日增重774克,料肉比2.64:1,瘦肉率65.5%;皮特兰、长白猪和梅山猪杂交后代日增重646克,料肉比2.69:1,瘦肉率64.88%;四元杂交--皮特兰、杜洛克、长白猪和上海白猪的杂交后代日增重72...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