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猪细颈囊尾蚴病欲称猪细颈囊虫病,它是一种泡状带绦虫的幼虫――细颈囊尾蚴寄生于猪的肝脏、浆膜、网膜及肠系膜等处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影响幼龄及青年猪的生长和增重,严重感染可导致急性死亡。(一)病原及流行特点。本病的病原体为带科、带属、泡状带绦虫的幼虫――细颈囊尾蚴。细颈囊尾蚴欲称水铃铛、水泡虫,主要寄生在猪的肝脏和腹腔内。细颈囊尾蚴在世界上分布很广,凡是有猪的地方,均有此病发生。其成虫寄生于犬的小肠,虫卵抵抗力很强,在外界环境中长期存在,导致本病广泛散布。(二)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病多呈慢性经过,感染早...阅读详情
-
野猪疾病的防治野猪虽然抗病能力强,但规模化饲养和人工驯化过程中,极易受到家猪各种传染病传染,所以要加强对野猪的各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本场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疫病防疫和防治办法:(一)、胃肠炎的防治野猪最常见的疫病是消化不良引起的胃肠炎,如果采食太饱会造成消化性腹泻,影响野猪的生长发育。1、避免喂料过多,防止过饱造成的消化不良。不同年龄野猪的给料量参照本资料提供的数据,不能任意改动。2、要有足够的饮水,最好用自动饮水器给水。3、冬季防止室内湿度过大,相对湿度在60―65%之间为宜,尤其是野猪睡卧的地方...阅读详情
-
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是养猪生产的重要环节,当前养猪生产中存在仔猪成活率低、仔猪增重缓慢等问题,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已成为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关键。一、“二火”消毒法:为避免仔猪感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产房要彻底消毒,消毒前维修圈舍和猪栏,清除粪便、垫草等污物。土圈彻底起垫,水泥地面冲洗干净。舍内地面、墙壁和圈栏严格消毒,常用3%热火碱喷洒,也可用火焰喷射消毒。二、配种前:施行“短期优饲”和“配种优饲”。短期优饲是对后备母猪在配种前短期适当加料,增加排卵数,尤以配种前11-14天效果最明显。配种优饲是不足5成膘的瘦弱...阅读详情
-
钩端螺旋体病: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几乎能感染所有温血动物和人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在猪、牛、狗中最常见。猪的临床症状分为几个类型:急性黄疸型,多见于大猪和中猪,多呈散发,偶见暴发。亚急性型和慢性型多发生于断奶前后至体重30公斤的小猪,呈地方性流行。流产型主要危害怀孕母猪。本病的病原为钩端螺旋体。衣原体病:衣原体病的病原为衣原体,是一类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微生物,主要引起家畜流产、肺炎、肠炎、关节炎、结膜炎等,常呈慢性经过,地方性发生。寄生虫病:这里主要介绍猪弓形体病。弓形体病是由龚地弓形体的原虫所引起的人畜共...阅读详情
-
1.临床表现为咳嗽,眼鼻流出脓性分泌物,呼吸困难,疾病传播迅速,结合发病季节,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初步诊断为猪流感。2(1)对于病情严重的猪,按每公斤体重使用双黄连1毫升、氨苄青霉素20毫克,加入5%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中进行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3天。症状较轻的,双黄连按每头猪3毫升、及每公斤体重使用氨苄青霉素20毫升,肌注,1天2次,连用3天。(2)全群猪饮水中按1500克/吨量添加腾骏“安泰”。(3)严重的猪只进行隔离,注意防寒保暖,定期进行消毒。加强饲养管理,给予易消化的饲料。经过3天治疗,病情明显...阅读详情
-
一看乳腺俗话说“奶头炸,不久就要下”。母猪产前15~20天,乳腺从后向前逐渐膨大下垂,到临产时乳房胀大有光泽,两侧乳头向外张,呈八字形分开。二看尾根母猪临产前尾根两侧下凹,阴门松弛红肿,有黏液流出。三看行为表现母猪临产前6~12小时,常表现起卧不安,食欲减退,在舍内来回走动,并叼草做窝;无草可叼时,也会用嘴拱地,前蹄扒地呈做窝状。母猪紧张不安,时起时卧,突然停食,排尿频繁,尿量少,当阴部流出稀薄的带血黏液时,说明母猪已“破水”,将在30分钟内产子,即俗话说的“母猪频频尿,产子就要到”。挤乳头俗话说“奶水穿...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