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是目前影响全球养猪业的头号疾病。研究表明,PRDC是由1种或几种细菌、病毒、环境应激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引起,多为混合感染。本病多发于6~8周龄保育仔猪和育肥猪,发病率通常为30%~70%,死亡率为10%~20%。1、主要致病因素猪繁殖-呼吸综合症(PRRS),俗称“蓝耳病”,典型症状为母猪怀孕后期流产或早产增加,仔猪呼吸道疾病增多。PRRS病严重破坏肺泡中巨噬细胞,并在其中复制,使细菌性肺炎的易感性增强,常会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链球菌病、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病等,造成的免疫抑制,...阅读详情
-
一、当前猪场主要面临哪些寄生虫的威胁1.内寄生虫:蛔虫、兰氏类圆线虫、肺丝虫、食道口线虫、胃线虫、结节虫、肾线虫、鞭虫2.外寄生虫:猪疥螨、血虱、蠕形螨3.原虫:球虫、衣原体、弓形体、附红细胞体二、敏感药物的选择1.驱外寄生虫:①害获灭(针剂),特点是稳定、无刺激,药效长达42-56天,驱虫最彻底。②伊维劲(粉剂),特点是进口原料分装,效价稳定,拌料投药,使用方便。2.驱内寄生虫:克倍宁(粉剂),特点是进口原料,助溶处理,驱虫谱广,既能驱成虫,又能驱幼虫和虫卵,且成本较低,是目前驱内寄生虫的首选药物。特别...阅读详情
-
1、选药要恰当 要确保驱虫达到理想效果,选用价廉、广谱、高效、安全的驱虫药物是关键。目前较好的有齐全打虫星、驱虫精、丙硫咪唑、左旋咪唑。应注意用药不能过量或者不足。2、时间要准确 应根据虫体的种类、发育情况和季节确定驱虫时间。在通常情况下,首次给猪驱虫最好选在45~60日龄(猪体重30公斤左右)时进行效果比较好,这样能一举多得,把多种寄生虫一齐打下。第一次用药以后,隔60~90天再驱虫1次。驱虫宜在晚上进行。3、方法要巧妙 为便于驱虫药物的吸收,驱虫给药前,猪停喂一顿。傍晚6~8时将药物与少量精料拌匀,让...阅读详情
-
一、猪舍地面不宜铺沥青沥青俗名柏油,是一种烃类混合物。因为沥青抗水防腐,价格便宜,来源广,大量用于修路、防水工程等。在农村,有的养猪户用沥青铺设地面,殊不知会带来隐患。据报道,一农户新建3间猪舍,一间地面铺的是水泥,两间地面用沥青,购买30头仔猪平分3间猪舍,用相同的饲料喂养。3个月后,水泥地面养的10头猪平均体重达90千克出售,而沥青地面养的10头猪平均体重只有40千克,其中2头病死,剖检发现胃肠出血,肠黏膜脱落,肠内有米粒大小的黑色小颗粒,坚硬,切面黑色有光泽,点燃有刺鼻沥青味。其他猪背毛粗乱、食欲不...阅读详情
-
应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做好猪舍的保暖防潮工作,并严防猪受到贼风侵袭,同时加大猪舍的通风换气,及时清除圈内的粪尿、污泥和脏水,保持地面干燥、卫生。...阅读详情
-
仔猪营养性贫血是由于饲料中某种营养物质、尤其是维生素和矿物质不足或缺乏引起造血系统紊乱的一种疾病,多发生于离乳后饲养管理不良的仔猪。其表现为:精神沉郁,不愿走动,食欲减退,营养不良,体质衰弱,皮毛蓬乱无光泽,下痢,粪便稀薄,眼、鼻、口腔粘膜苍白,耳廓灰白色,呼吸、脉搏均增高,但体温不高,手触摸皮肤冰冷,严重者可致死亡。该病常常是在很多原因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的,如妊娠母猪营养不良或长期缺乏多汁饲料、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生下的仔猪很快就能陷于贫血状态;仔猪出生后,生长发育迅速,造血机能旺盛,铁需要量大,...阅读详情
-
1、牛牛每采食1千克饲料,在负17摄氏度至10摄氏度时,需饮水3.5千克;在10摄氏度至15摄氏度时,需饮水3.6千克;在15摄氏度至21摄氏度时,需饮水4.1千克;在21摄氏度至27摄氏度时,需饮水4.7千克;在27摄氏度以上时,需饮水5.5千克。2、羊羊在负17摄氏度至27摄氏度的气温环境中,每采食1千克饲料,需要饮水2千克至3千克。3、猪猪每采食1千克饲料需饮水2千克至2.5千克。饮水量因饲料含钾量不同而异:每千克饲料含8克钾时,采食量与饮水量之比为1比3;每千克饲料含9克至14克钾时,采食量与饮水...阅读详情
-
种公猪饲养得好坏,对其后代影响很大。俗话说“公猪好,好一坡”。1头公猪的后代要比1头母猪的后多得多。饲养公猪主要应抓住营养、管理和合理利用3个环节。(一)合理饲养公猪饲料中首先要满足蛋白质的需要,因为蛋白质对于公猪精液数量的增加与质量的提高以及对于精子寿命的长短,都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要经常喂些豆饼(切忌用棉籽饼作公猪蛋白质饲料,以防公猪睾丸萎缩)、鱼粉和血粉等蛋白质饲料,维生素A、维生素B和维生素D等也都是公猪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如果缺乏时,会导致公猪生殖器官上皮细胞角质化。可在日粮中适量搭配青绿饲料,...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