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黄鳝的消化系统有何特殊性?  
    2024-10-13
    黄鳝的肠道无盘曲,呈直管状,总长度约占体长的五分之四,这一结构与肉食性鱼类的特征想似。其消化特点是:对植物蛋白和纤维素几乎完全不能消化,对动物蛋白、淀粉和脂肪能有效消化,因此任何使用植物性饲料饲养黄鳝的企图都是对黄鳝的消化机能缺乏了解的表现。但另一方面适度植物性饲料的添加可促进肠道的蠕动和摄食强度。黄鳝的新成代谢缓慢,反映在消化系统主要表现为消化液分泌量少,吸收速率低。这一特性对养殖是极为不利的,因为严重抑制了增重速度。然而这一特性并非不可改变,在定时投喂和人为添加消化促进剂的激活下,消化系统可很快变得极...阅读详情
  • 刺参虾池生态养殖技术
    2024-10-13
    近几年来,虾池养殖刺参在我国迅速崛起,大多采取粗放经营、广种薄收的养殖方式,而刺参虾池生态养殖模式是将刺参、对虾、梭鱼、海藻等引入同一养殖池塘,使其形成品种之间相互利用、相互促进、生态互补的生态环境。混养对虾、梭鱼,可以有效地提高养殖刺参池塘的水体利用率,投喂对虾的饼类、小杂鱼虾及麸皮等饲料的剩余残饵和鱼虾粪便既可以增加池水肥度,促进藻类繁殖生长,又可以为对虾、刺参提供天然的饵料生物,同时,养殖的梭鱼还可以利用其摄食有机碎屑、浮游动物及吞入大量的泥沙、刺参和对虾的粪便等垃圾,起到清洁养殖水体的作用。现将虾...阅读详情
  • 螃蟹喜欢在哪里生活
    2024-10-17
    螃蟹喜欢生活在江河、湖泊的泥岸或滩涂上的洞穴里,也喜欢隐匿在石砾和水草丛中。蟹穴的分布,在潮水涨落的江河中,多位于高低水位之间。生活在湖泊中的螃蟹,因水面宽阔,洞穴比较分散,常位于水面之下,不易被发现。螃蟹的洞穴,一般多呈管状,略为弯曲,底端不与外界相通。穴道深处常有少量积水,使洞中保持一定湿度。洞口的形状,有扁圆形、椭圆形、半圆形等。洞口直径在2~12厘米之间,主要与蟹体大小相适应;洞穴长度在20~80厘米,有的可达1米以上。穴道与地面有10度~20度的倾斜。...阅读详情
  • 虾纤毛虫病防治方法
    2024-10-13
    病虾体表寄生大量纤毛虫(钟形虫、累枝虫、聚缩虫等),体表呈棕黄色绒毛状,影响病虾摄食和蜕壳,严重时可致虾死亡。主要原因是水质过肥,钟形虫、枝虫、聚缩虫等大量繁殖。防治方法: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新;用0.4毫升/千克溴氯海因进行水体消毒;用硫酸铜、硫酸亚铁(5:2)合剂泼洒,浓度为0.7毫克/千克。...阅读详情
  • 黄鳝会大吃小吗?  
    2024-10-14
    人们习惯认为黄鳝有严重的自相残杀习性,但据我们实验,在黄鳝喜食的饲料中掺入绞碎的黄鳝肉,则黄鳝就会出现拒食现象,这充分说明黄鳝的自相残杀只有在极度饥饿状态下才会发生。而且,据我们观察,其大小差距一般要在5倍以上,比如同池饲养的大鳝达50克以上,而小的不足10克。我们曾在一个养有100克以上黄鳝达50公斤的鳝池内投入50条,条重40-50克的黄鳝,正常投料饲养一个多月,排干池水清理,发现较小的50条黄鳝一条不少,这充分应证了前面论断的正确性。但同时我们发现,投进去的50条黄鳝比投入前瘦了许多,而且总重量比原...阅读详情
  • 黄鳝的驯食技术
    2024-10-13
     1.人工驯食黄鳝对饵料选择性强,一经长期摄食某种饲料,就很难改变其食性。因此,饲养初期必须用当地来源广、价格低、有保障的饲料不断进行驯饲。因野生黄鳝入池后有一个适应过程,这期间不但拒食,还会将入池前摄入的饵料呕吐出来。因此,一般在鳝种入池一周后才开始驯食,不可操之过急。先将池水放干,再注入新水,即可开始人工驯食。刚开始时,应尽量顺应天然条件下鳝苗的摄食习惯,在傍晚时候进行引食。引食饵料要用黄鳝最爱吃的蚯蚓、田螺、蚌肉等,将其切碎,分成几小堆放在进水口一边,并适当进水形成微流。第一次投饲量可为鳝重的1%~...阅读详情
  • 无土流水养鳝法
    2024-10-14
    黄鳝无土流水饲养是利用水泥池饲养黄鳝,池中无土,黄鳝不再打洞而是利用人工洞穴,水是微流水。这种养殖方式与常规的静水有土饲养法相比,具有生长快、成本低、产量高,起捕方便等特点。其技术要点如下。1、建池选择有常年流水的地方建池,池最好建在室内,用水泥砖砌,每个池2-3米2,四周池壁高40厘米左右,在池的相对位置设3-4厘米的进水孔1个和排水孔2个。进水孔与池底等高,排水孔1个与池底等高,另1个高出池底4.5厘米,孔口都要装金属网罩防逃。2、放养池建好后,将总排水口塞好,灌满水浸泡5-7天以上,然后将水放干,再...阅读详情
  • 高温季节河蟹养殖管理
    2024-10-12
    高温阶段是河蟹养殖成败的关键阶段,夏天的蟹池管理主要包括病害管理和水质管理。病害管理看上去比较具体直接,但它主要还是受水质变化的影响。水质的变化和疾病的发生与高温有着直接的联系。1.颤抖病也叫环爪病,是典型的受高温影响而产生的病毒性疾病,主要发生在水层较浅、水草少、水质差、苗种携病率高、池水老化的池塘,目前以养殖户预防为主。主要预防方法是每半月左右内服一次病毒星+菌克威+保肝利胆素,连用5~7天,同时结合一次“排毒绿水宝+特水肠鳃灵“外用消毒。2.丝状霉菌病高温季节的多发病、常见病,主要原因是高温季节河蟹...阅读详情
  • 对虾养殖水系统及养殖程序
    2024-10-13
    1.养殖水系统本规范采用有限水交换方式。其特点是向养殖池注满清洁的基本上没有病原的养殖用水后,或养殖池注满水经消毒清野处理以后,在养殖过程中不再进行大水量交换。养殖前期、中期基本不换水,为保持水位,只添加水不排水。力求使用水质调控技术,使用增氧机。水质改良剂、有益微生物、调控单细胞藻类等措施,保持良好稳定的水质。如调节盐度变化,以及养殖后期水环境出现恶化,必须换水时,使用蓄水池水,少量添加少量排放,每日换水最不超过10%,通常排换水最好是和处理池、蓄水池相配合,循环使用排出的养殖池水。由海区取水作为养殖用...阅读详情
  • 虾肉棒生产制作工艺
    2024-10-13
    虾肉棒是近年来出现的热销速冻产品。虾肉棒是经打浆、成型、煮制等加工而成的速冻制品,品质好的虾肉棒有弹、韧、爽口的特点,本文结合传统丸类的制作经验和现代食品技术,介绍一种虾肉棒生产制作工艺。1、生产设备:绞肉机、打浆机、成型机、水煮槽、速冻库等。2、原材料:鱼糜、肉丸强力增脆素、卡拉胶、虾粉、虾香精、香辛料、淀粉、红曲色素、蛋青、植物油、食盐、味精、冰水。3、配比:鱼糜45、食盐1.20、淀粉9.9、肉丸强力增脆素0.4、卡拉胶0.4、植物油0.30、蛋青2.50、虾粉XF801A3.50、虾香精S3060...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