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纤毛虫病是河蟹养殖中的主要疾病,危害河蟹的纤毛虫种类很多,常见的有聚缩虫、单缩虫、苔藓虫、薮枝螅、累枝虫和钟形虫,还有附在河蟹鳃部的虾间隙虫和腹管虫等。纤毛虫对河蟹的危害很大,因为它们附着于河蟹的多个部位,即可附着于甲壳表面及附肢上,又可附着于鳃部,还可危害抱卵亲蟹。⒈症状聚缩虫形如树枝状,其根部寄生于河蟹蚤状幼体的头胸部、腹部等处。被感染者体质下降,蜕皮困难,严重者出现死亡。聚缩虫也感染黄蟹到绿蟹阶段的河蟹,少量寄生时,对河蟹生长无明显影响,但严重寄生时,河蟹的额部、步足、背甲及鳃部都布满虫体。病蟹白天...阅读详情
-
一、控制水温水温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黄鳝的生长与摄食。黄鳝是淡水鱼类中较为怕热的一种,其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8℃。当水温高于28℃时,黄鳝摄食量明显下降,生长受到抑制。进入高温季节,由于鳝池水位较浅,水温很容易升至28℃,因此盛夏季节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主要方法有3种:1.种植水生植物种植水生植物可遮挡部分阳光,便于黄鳝潜伏,也可改善池塘水环境,降低池水水温,有利于黄鳝栖息。水生植物种植面积不得超过池塘水面总面积的1/3,种植的品种有水葫芦、水浮萍等。2.搭棚遮阳单靠在水中种植水生植物遮阳的方法是...阅读详情
-
2006年渔业科技入户工程一个80亩示范塘为示例,将生态养蟹关键技术介绍如下:一、水草种植水草种植品种有:苦草、伊乐藻、黄丝藻、轮叶黑藻、细金鱼藻等,冬季清塘以后移植伊乐藻,集中管理,春季分植到整个池塘中,轮叶黑藻在开春刚发芽时移植,其它水草则根据具体情况和生长季节合理栽种,要求总体覆盖率达75%以上。二、螺蛳投放投放分二批:第一批在幼蟹进塘后投放150千克/亩,第二批在5~6月投放200千克/亩,这一批是取自石臼湖的仔螺蛳,靠近塘口,保证了螺蛳的成活率且防止带入有害生物或有害药物。三、蟹种投放投放当地培...阅读详情
-
汉虾是由食用面包虫蛹化而成。该品种蛹虫为白色或乳白色,幼虫金黄色,富含高蛋白、高脂肪、维生素以及人体必需的十几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有促进人体胆固醇代谢,提高肌体免疫力,防治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降血脂、抗癌、抗皱、美容等作用。由山东省曲阜市科委试验基地培育而成的优质食用汉虾,其商品虫比一般的面包虫体型大一倍以上,繁殖能力提高2-3倍,产量也高出2倍以上。该汉虾一生不需任何药物和添加剂,可作为特色风味佳肴直接上餐桌食用,是一种纯天然、高营养的绿色保健食品。一、市场前景。汉虾不仅可作为一种高蛋白、高营养的纯天然...阅读详情
-
南美白对虾幼体育苗池的管理是一项综合的科学管理,日常管理措施如下:1.每天进行各期对虾幼体发育镜检、计数,及时掌握各期幼体的成活率。2.每天上、下午进行浮游动植物种类、数量的镜检。3.每天上、下午定时测定气温、比重、pH值、溶氧等变化情况。4.根据育苗池幼体和仔虾的发育情况,及时排出育苗池旧污水,添加适量的新鲜海水。仔虾期换水量较大,一般换入一半或2/5的新鲜海水。5.育苗池要及时施化肥或添加一定数量浮游植物、轮虫和丰年虫无节幼体,保证育苗池生物生态趋平衡。6.保持育苗池水温相对稳定,要安装恒温控制器增...阅读详情
-
河蟹是江苏省水产养殖的主导品种,2006年全省河蟹养殖面积达350万亩,年产商品蟹150万吨,产值达100亿元以上,占全国河蟹的半壁江山。为了促进江苏省河蟹产业的持续发展,江苏省开展蟹池生态综合养殖技术试验与示范推广,该技术运用池塘生态学原理,以养殖河蟹为主,适当放养花鲢、白鲢,套养与河蟹相互协同、互利共生的名贵水产品,达到充分挖掘水体生产潜力、提高池塘养殖综合效益的目的。一、池塘条件池塘面积大小不限,以10亩~20亩为宜,要求池塘水深1.5m~2m,坡比1.2~2.5,池底平坦且略向排水口倾斜,淤泥厚度...阅读详情